2022-07-15 09:0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擬優先納入養老目標基金,未來將進一步擴大產品范圍。據基金公司測算,剛剛起步的國內養老第三支柱未來有望...
市場對公募FOF的預期,可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FOF類產品發展遭遇的現實困境。
6月24日,行業期盼已久的《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終于問世,此舉意味著公募被納入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投資邁出關鍵一步。
根據《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擬優先納入養老目標基金,未來將進一步擴大產品范圍。據基金公司測算,剛剛起步的國內養老第三支柱未來有望為公募帶來萬億元以上的增量資金。
預期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面對“萬億藍海”,不少基金公司厲兵秣馬,加緊布局,但經過過去兩年的快速發展后,今年以來FOF類產品尤其是養老FOF的發展卻大幅低于預期。
從存量數據來看,中金證券研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全市場共有275只公募FOF產品,規模合計2145億元,較去年年底下降3.5%,是2018年三季度末以來的首次環比負增長,其中養老FOF規模下降較為明顯,一季度末較去年年底減少了超過120億元。Wind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13日,全市場養老目標基金規模合計為1085.3億元。
從新增數據來看,今年以來FOF產品發行持續降溫,甚至出現了頭部公司發行失敗的現象。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發FOF產品平均發行份額從1月的9.96億份一路下滑,到今年5月最低僅1.40億份,相比2021年月度平均發行份額的11.49億份,差距較大。
“個人賬戶及稅收優惠細則尚未落地,今年以來的市場震蕩使得FOF類產品業績不佳,基金公司布局熱情高但產品難賣,投資者的養老意識和對養老FOF的認知還沒跟上,這些都是公募FOF特別是養老FOF當下發展需要面對的難題。”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養老投資負責人表示。
這些現實難題,并非一朝一夕能解決。事實上,美國市場養老FOF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
被譽為“目標日期基金之父”的富達投資資深顧問鄭任遠近期在采訪中表示,他所管理的第一只目標日期基金在1996年10月17日成立,開始的兩三年內資金募集非常困難,產品根本賣不掉。當時的背景是美國科技股瘋漲,大家都不太愿意去投資養老基金這類產品。但在2000年2月股市大跌后,風險管理概念逐步深入人心,投資者認識到分散風險的重要性,慢慢開始接受養老基金這一新生事物。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認為,在產品端,需要借鑒國際先進的資產配置理念,搭建完善產品線,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養老產品選擇,同時建立適合養老金管理的制度框架,幫助基金經理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在客戶端,應持續開展投資者教育工作,引導投資者培養正確的養老投資習慣。
嘉實基金總經理經雷表示,應當推進買方投顧模式,積極探索在養老金投資中發揮投資顧問優勢的實踐。同時,公募基金應加強對個人全生命周期養老金規劃的需求分析方法、資產配置策略、產品優選算法等方面的研究,建立針對個人養老金的投顧服務全流程體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