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1 09:4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貨幣政策仍會以‘穩經濟’為主,兼顧穩物價和內外均衡。”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當前的通脹水平未到引起貨幣政策收緊的閾值。...
國家統計局7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全國CPI同比上漲2.5%。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2%轉為持平。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數據略超預期,預計下半年CPI將溫和上升。
“穩物價”是貨幣政策的一項重要目標,亦是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數度強調的“重要任務”。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今年4月表示,中國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是維護物價穩定;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2年第二季度例會明確,要統籌抓好穩就業和穩物價。
當前及未來的物價水平變化,是否會對貨幣政策產生擾動?
核心CPI仍維持在低位
“貨幣政策仍會以‘穩經濟’為主,兼顧穩物價和內外均衡。”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當前的通脹水平未到引起貨幣政策收緊的閾值。
多位分析人士持有類似觀點,認為通脹水平尚不對貨幣政策形成“掣肘”。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預計,通脹對貨幣政策不構成較大壓力。他表示,下半年CPI或溫和上升,在部分月份向上突破3%的概率較大,但全年平均水平仍控制在政策目標以內。
“6月CPI同比略超預期,但物價內生動能溫和可控,對貨幣政策影響有限。”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預計下半年政策重心依然偏向穩增長。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為受困行業企業以及內需恢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預計穩健的貨幣政策維持略偏松格局。
當前,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仍維持在低位。“我國CPI受豬肉價格影響較大,因此觀察物價大勢,核心CPI是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點。”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以過往經驗說明,受豬肉價格大幅沖高影響,2019年11月CPI同比上漲4.5%,但當月人民銀行仍下調了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月核心CPI同比僅上漲1.4%。
價格和數量工具須注意力度
就貨幣政策下一階段的走勢,明明認為,當前,國民經濟有望進入全國性的修復階段,這也意味著貨幣政策或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回歸本輪局部疫情前的“寬信用”目標,操作模式也將從“危機模式”轉為“常規模式”。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黃文靜預計,隨著經濟復蘇和政策發力,貨幣政策雖然將正常化,但仍會呵護經濟修復。
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胡曉煉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今年以來,除我國等為數不多的經濟體以外,全球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均出現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我國作為開放度高、與國際經貿關系密切的大國,從中期看,通脹存在著跨境傳導的可能,未來通脹走勢依然是影響經濟預期的重要因素。
胡曉煉認為,在當前國內外主要經濟體經濟周期不同步的大環境下,為穩經濟、防通脹,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留有余地。在通脹“圍城”下,要慎用大力度的價格工具、數量工具,堅持不搞大水漫灌。
7月資金面有望總體穩定
對于資金面的展望,明明認為,貨幣政策將逐步回歸常態,但貨幣政策的微調和資金利率回歸政策利率將相對平緩。
“此前市場多數預期貨幣政策進入下半年后仍將維持寬松、維持資金利率在超低水平運行,但近期人民銀行散量逆回購操作已對此前超寬松的貨幣政策預期產生了擾動。”明明認為,后續CPI同比數據回升,或將隨著經濟逐步修復對貨幣政策預期產生一定擾動。
華安證券預計,7月資金面應總體穩定。后續隨著留抵退稅結束,MLF到期量逐漸增大,以及增量財政政策發力,資金面可能邊際收緊,但預計DR007總體仍將低于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收斂速度將取決于“穩增長”“寬信用”效果變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