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看-久久免费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久久免费精彩视频-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午夜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綠聯科技IPO:不起眼的數據線毛利率竟37%,三年凈利8.38億、電商平臺分走10億

2022-06-09 16:08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度,綠聯科技的營收分別為20.45億元、27.38億元和34.46億元。

        桌上隨處可見的數據線、鼠標、充電器等電子周邊產品,能否撐起一家上市公司?如今,銷售這些電子周邊產品的綠聯科技正式遞交了招股書,擬在創業板掛牌上市。

        出售廉價的非原廠充電器、數據線,究竟能賺多少錢?這些產品的成本有多高?是否有核心技術?隨著綠聯招股書披露,這些問題的答案逐漸浮出水面。

        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度,綠聯科技的營收分別為20.45億元、27.38億元和34.46億元。

        然而,從生產端來看,這家公司多數產品并非自主生產,而是依賴于采購外協成品,生產能力受到供應商制約;從銷售端來看,綠聯約八成收入來自于線上電商平臺,支付的平臺服務費和推廣費甚至高于凈利潤。

        在生產端和消費端均難以獨立的情況下,綠聯2021年仍取得了37%的毛利率。這主要依賴于海外銷售的高毛利。

        其中,2019年來自境外的毛利率甚至一度高達67%,美國是其主要海外市場。這是綠聯有別于競爭對手的主要優勢。

        然而,新冠疫情爆發后,全球物流效率下降,導致運力緊張和運價上漲。

        此外,在售價難以提升的情況下,綠聯的芯片等原材料采購單價大幅上漲、線上平臺相關費用與日俱增。這都是擺在綠聯眼前的不利因素。

        困難之下,綠聯科技IPO能否獲得資本市場認可?

        割外國韭菜:境外毛利率曾達67%,高于國內一倍

        招股書顯示,綠聯的產品分為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移動周邊類和存儲類五大系列。傳輸類包括網絡數據線、鼠標、讀卡器等,去年銷售收入12.35億元,占比35.93%,是規模最大的產品類別。

        此外,音視頻類包括音頻線、HDMI連接線,去年銷售收入8.37億元,占比25.38%。充電類包括充電器、充電線、移動電源等,去年收入7.88億元,占比22.91%。

        除上述產品外,綠聯的產品還有手機支架、手機殼、鋼化膜、移動硬盤盒等,營收占比均低于10%。

        生產諸如數據線、手機殼這些產品,利潤水平究竟如何?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至2021年度,綠聯科技的營收分別為20.45億元、27.38億元和34.46億元,據此計算,年均復合增速29.8%。

        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綠聯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49.74%、38.1%和 37.21%。其中,傳輸類產品毛利率38.54%。

        在綠聯天貓旗艦店,一條普通的type-c數據線售價為8.9元。這意味著,該數據線的平均成本或僅為5.4元。

        相較之下,可比公司安克創新、公牛集團、海能實業主營業務毛利率平均值為32.71%。綠聯之所以毛利率較高,得益于其較高的海外收入。

        2021年,綠聯境內毛利率為31.4%,境外毛利率達44.01%。而2019年境外毛利率甚至高達67.74%。

        招股書顯示,綠聯科技雖然銷售的訂單數量多,但每筆訂單的單價較低。

        其中去年綠聯在天貓平臺銷售的訂單數為1347萬個,銷售額5.5億元。據此計算,平均每筆訂單的單價僅40.83元。99.76%的訂單金額在500元以內。

        為平臺打工:平臺服務、推廣費三年支出10.81億,超三年凈利潤之和

        銷售此類低價產品,綠聯依靠什么實現了34億元營收?答案是大額線上平臺服務費和推廣費的助力。

        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綠聯的銷售費用分別為6.12億元、4.52億元、5.83億元,超七成為平臺服務費和推廣費,三年合計銷售開支16.47億元。

        據招股書,2019至2021年,綠聯三年累計凈利潤8.38億元。據此計算,過去三年綠聯科技的銷售費用約為凈利潤的兩倍。

        銷售渠道方面,綠聯科技的主要營收基本都來源于電商銷售。過去三年,綠聯科技通過線上電商平臺實現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82.41%、82.35%和 78.14%。

        其中,境外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3.49%、47.38%和 46.09%,美國市場為重要的境外收入市場之一。

        其中2021年度,綠聯科技在亞馬遜平臺的銷售額為11.49億元,占比33.41%。在京東的銷售額為6.92億元,占比20.11%;在天貓的銷售額為5.5億,占比16.01%。

        在電商平臺銷售商品,需要支付一定的平臺服務費,包括銷售傭金、服務費、倉儲費用等。從過去三年的數據來看,平臺服務費分別為1.28億元、1.91億元和2.24億元,占線上B2C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85%、10.12%和11.01%。

        在綠聯科技2021年的銷售費用中,平臺服務費達2.34億元,占比40.09%;推廣費2.08億元,占比35.64%。這兩項占比合計75.73%。相較之下,銷售人員的薪酬占比僅18%。

        過去三年,平臺服務費和推廣費開支呈大幅增長趨勢。2019年上述兩項開支分別為1.28億元和1.42億元,占比合計僅44.13%。通過計算可知,三年來,綠聯在平臺服務費和推廣費上的支出增幅達63.7%。

        據計算,過去三年,綠聯科技平臺服務費和推廣費累計支出10.81億元,超過過去三年8.38億元的凈利潤。

        “若線上電商平臺收取的平臺服務費等費用標準發生大幅上漲,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綠聯在招股書中表示。

        此外,綠聯科技的物流成本也在大幅攀升。

        據招股書介紹,綠聯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運輸費、快遞費及運費險。其中運輸費主要為“頭程”運費,即產品運輸到京東倉、菜鳥倉、亞馬遜海外倉等的相關物流費用。

        而快遞費及運費險,主要為國內直郵費用、國際直郵及海外倉到用戶端的物流費用,即“尾程”運費。

        2019至2021年,綠聯物流成本分別為3.07億元、3.95億元和4.37億元,其中2021年僅物流一項成本,就占到全年營收的12.68%。

        在核心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市場供給、需求、物流等任何一端的風吹草動,都會對綠聯科技帶來風險。

        大量積壓的存貨,也是綠聯科技的一大風險。

        根據招股書數據,2019至2021年,綠聯科技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4.06億元、5.43億元、7.26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過半。

        大幅增長的存貨,也使得綠聯科技存貨跌價損失逐年增長。2021年度,綠聯科技存貨跌價損失3227.24萬元,同比增長195%。

        靠供應商支撐:超七成產品非自主生產

        在網上銷售平臺搜索相關產品便可發現,綠聯的產品存在大量替代性產品。

        不過,綠聯在招股書中表示:“通過自主研發的創新方式,在科技消費電子領域的工業設計、硬件設計、軟件研發、工藝制造等方面掌握多項核心技術。”

        在招股書中,綠聯列舉了17項核心技術。

        其中,一項標明為“自主研發”的“數據線一體成型技術”,稱該技術可很好的解決數據線脫殼、變形等質量問題。

        研發費用方面,綠聯科技2019年至2021年研發投入分別為6488.53萬元、9512.7萬元和1.5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3.17%、3.47%和4.54%。

        綠聯科技在招股書中還列舉了同行安克創新、公牛集團、海能實業的研發費用率,2021年度均值為5.06%。由此可見,綠聯的研發費用率低于主要同行的平均水平。

        然而,即便是這些技術含量并不高的產品,絕大多數也并非綠聯自己生產。根據招股書,綠聯產品生產以外協生產為主,自主生產為輔。

        具體來看,2021年度,綠聯采購外協成品13.97億元,占比72.99%;采購原材料4.6億元,占比24.06%。

        根據招股書數據,過去三年,綠聯科技主營業務的毛利率持續下滑,分別為49.74%、38.1%和37.21%。而2021年,綠聯凈利潤僅3.05億元,扣非凈利潤2.76億元,同比下降了3.83%。

        對于下滑原因,綠聯科技表示,受到上游采購成本的影響,其采購的芯片、線材以及代工廠成品的價格都普遍上漲。

        2021年,綠聯科技的外協成品和主要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出現了15%以上的價格上漲,個別項目的成本漲幅超過了50%。但是在下游市場,綠聯產品銷售價格的漲幅平均值僅為2.19%。

        在成品采購方面,2021年,傳輸類成品、音視頻類成品和充電類成品采購單價漲幅分別達到7.32%、15.77%和21.09%。

        而原材料采購方面,芯片單價同比增長18.29%,公頭單價增長56%,線材單價同比增長58.25%。

        過去三年,綠聯科技向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金額占當期采購總額比重分別為46.47%、39.6%和35.55%。其中,對第一大客戶湘凡科技的采購占比分別為23.56%、19.08%和13.93%。

        過于依賴供應商生產的模式或將是綠聯未來發展的掣肘。

        綠聯科技在招股書中盡管表達出了提高自主生產能力的愿望,但其亦表示:“公司當前自主研發、設計和銷售的產品的產量、質量以及生產周期等一定程度上仍受限于供應商的生產能力、產品工藝、制造成本以及經營管理水平等因素。”

        “若供應商出現停工,或與本公司合作發生摩擦導致雙方合作關系提前終止,則可能對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綠聯科技在招股書中稱。

        憑家族裙帶管理:兩位創始人上市前累計套現5.9億

        綠聯科技成立于2012年。創始之初,為國外客戶做代工生產數據線成為綠聯科技主要的利潤來源。

        不過一年之后,綠聯放棄了代工業務,開始面向消費者,轉向天貓商城等線上渠道。2014年,綠聯通過亞馬遜加入了出海陣列。

        綠聯科技兩位創始人分別是張清森和陳俊靈。張清森為第一大股東,陳俊靈為第二大股東。

        張清森是一名80后,出生于1983年。2007年大學畢業后來到深圳,曾擔任深圳市得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貿業務員。

        綠聯科技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陳俊靈也是80后,出生于1984年,其為綠聯科技副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綠聯科技堪稱一家家族企業,其多位管理人員與創始人均存在親屬關系。

        其中,高級售服主管張碧娟為張清森的妹妹,倉儲經理李慶珍為張碧娟的配偶,外貿運營主管曾秋洋為綠聯監事雷淑斌的配偶。這些人員負責了綠聯的供應鏈、售后及海外業務幾大板塊。

        遞表前夕,綠聯科技兩度引入外部資本,其中高瓴資本連投兩輪,共出手5.5億元。

        2021年4月29日,高瓴創投入股綠聯科技。創始人張清森、聯合創始人陳俊靈將原有的3.%股份、1.85%股份分別作價2億元、1億元轉讓給高瓴資本,這之后,綠聯科技估值達到54億元。

        不過,這3億元屬于兩位創始人私人套現,并非股份增發。

        2021年6月,高瓴錫恒又參與了綠聯科技的定向增發,斥資2.5億元認購新增股本 1,111.34 萬股。

        IPO后,創始人張清森持股為45.27%,陳俊靈持股為17.36%,綠聯咨詢持股為12.82%,高瓴錫恒持股為 8.44%,綠聯和順持股為4.22%。高瓴資本為第一大外部股東。

        招股書還顯示,過去三年時間,綠聯科技共實行了6次現金分紅,總金額達3.4億元。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綠聯科技分別進行現金分紅5000萬元、1.7億元和1.2億元。據此計算,上市前兩位創始人已經通過股權轉讓和現金分紅套現5.9億元。

        本次IPO,綠聯科技計劃募集約15.04億元資金。其中,5.5 億元用于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1.1 億元用于智能倉儲物流建設項目,3.92 億元用于總部運營中心及品牌建設項目,4.5 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2 www.13010184.cn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系列国产系列 |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 午夜影院免费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3d | 青青草原1769久久免费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视频免费 | 青娱乐最新地址 | 视频麻豆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野草影院手机在线观看免费6 |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 | 日本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中日韩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 国产 日韩 |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色五月情| 日韩视频第一页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日本免费成人网 | 欧美无删减 | 丝袜 欧美 视频 首页 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3 | 三级黄色在线视频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 | 四虎影院免费视频 | 深夜视频在线播放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日本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啪啪片|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欧美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网址在线 | 欧美一级视频高清片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亚洲啪啪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