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09:59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量化私募巨頭九坤投資在為其國際化業務“招兵買馬”,其官網發布了一條招聘采購經理的信息,這一職位的主要工作方向為“全球IDC/專線”。...
近日,一則“招聘全球采購經理”的信息,揭開量化私募巨頭九坤投資國際化布局的一角。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多家私募巨頭“出海”步伐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海外機構布局A股熱度持續升溫,需要國內專業管理人為其提供相關服務。同時,國內機構想要引入一些海外長線資金在資金來源端形成互補性。但目前來看,國內私募“出海”還需面對募資渠道、公司治理、投資能力等具體問題。
私募巨頭為國際化“招兵買馬”
近日,量化私募巨頭九坤投資在為其國際化業務“招兵買馬”,其官網發布了一條招聘采購經理的信息,這一職位的主要工作方向為“全球IDC/專線”。
記者向九坤投資了解到,此次招聘是公司常規的人才隊伍建設之舉。九坤投資表示,2019年,Ubiquant(九坤投資)海外主體首只美元量化基金對客戶開放申購,到2020年底該基金管理規模突破1億美元。2021年成立第二只美元基金。2021年11月,九坤關聯公司UbiquantAssetManagement獲得香港證監會SFC頒發的資產管理牌照(9號牌照)。公司產品方面,目前有量化對沖和量化多頭兩類策略,主要投資于A股市場。
不只是九坤,近年來,不少私募機構“出海”的步伐加快。
北京一家百億級私募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已在香港、紐約、新加坡設立了辦公中心。“在海外設立的辦公室,其定位主要是一個能力中心,比如最早在紐約建立辦公室時,主要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招聘一些當地的人才,輔助我們用海外的角度看中國,發掘一些投資機會,實現國內、海外的協同研究。”
保銀投資近幾年則在積極拓展亞洲新興市場。據了解,除原有的上海、香港辦公室外,保銀從2017年起陸續在印度孟買、日本東京和新加坡設立辦公室,并且在當地招聘本地基金經理,發揮本土化投資的優勢。
中歐瑞博自去年11月獲得香港證監會備案9號牌照,有意進入香港資本市場引進海外機構投資者。“在全球流動性寬松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看好中國資產的資金,需要專業管理人,而內地出海的私募剛好能夠提供這些幫助。”中歐瑞博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機構“出海”動力多元
“私募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是公司發展壯大的一個必經過程。”保銀投資相關人士認為。
開展國際化業務,一方面可以滿足海外投資人對中國資產配置的需求;另一方面,對于機構自身來說,不僅可以引入海外“長錢”,還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更豐富的投資標的,分散投資風險。
“通過9號牌照投資A股,其中一個原因,在于對中國權益投資的長期看好,希望更好地滿足海外投資人對中國資產配置的需求。”九坤投資相關人士表示。
海外一些“長線”資金對私募的吸引力不小。
“從募集端來看,海外資金更多的是機構資金,他們更長期、更理性。私募布局海外業務可以在募集端吸引到更多優秀的長線資金。”保銀投資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九坤投資也認為,海外機構投資者相對更著眼長期,引入海外資金能夠在資金來源端形成互補性。
保銀投資認為,單一市場投資對于成為一家全球性的資產管理公司來說還遠遠不夠,私募“出海”后更方便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優秀的投資標的,分散單一市場風險。中歐瑞博相關人士也表示,業務“出海”給更多私募布局海外資產提供機會。“很多國內私募在研究國內公司的同時,也發現了不少海外優質公司的投資機會,這樣可以通過美元基金等渠道,達到知識變現的目的。”
獲取“長錢”任重道遠
若想順利“出海”,私募機構還需接受一些考驗。
首先是募資渠道的問題。“國內業務很多銷售是通過券商或者第三方渠道來完成,但海外可能更多的是通過直銷,需要去一家家機構路演,同時要讓這些機構接受我們的投資理念。”中歐瑞博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其次,多家機構提到海外資金對機構的要求。“海外機構投資者的調研更全面、投資決策周期更長,對于公司治理、風控、投資能力延續性等方面要求更高。相應地,投出后持有期限一般也比較長。”九坤投資相關人士說道。
“對于海外機構來說,無論是老管理人還是新管理人,他們都會進行定期的盡調工作。”北京某百億級私募相關人士向記者展示了一只海外養老金近期對其進行季度盡調的報告。報告顯示,除了一些常規的業績、持倉等基礎信息,盡調內容還包括公司的治理結構,高管和團隊的人數、薪酬,公司法律合規情況,ESG投資情況,投資哲學、方法論等非常詳細的信息。“不少海外機構都會進行季度盡調,剛開始合作時問卷內容會更多,國內私募如果涉足海外業務,勢必需要一個專門負責盡調的團隊。”
這位人士向記者透露,投資風格穩定、不漂移是海外機構相較之下最為看重的。保銀資金也提到,海外機構不希望產品有大的波動,更傾向于具有長期可持續盈利能力的私募產品。
最后,中歐瑞博提到,對國內機構來說,了解并適應海外資本市場的監管環境、投資環境和業務規則,需要一個過程。“海外資本市場的一些交易規則和國內存在差異,投資標的和投資工具也更豐富,這需要基金經理有較強的投資分析能力。”保銀投資相關人士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