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13:1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多家險企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目前權益市場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已“逢低加倉”。亦有不少險企表態,目前權益市場估值較低,將把握時機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
險資配置結構再現重大變化。
銀保監會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險資運用余額達23.5萬億元。其中,債券、“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銀行存款的配置占比分別為39.24%、12.13%、12.05%。值得注意的是,險資對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配置比例創下2019年以來的新低。
險資對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配置比例緣何下滑?結合近期險企陸續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和險資機構人士的觀點來看,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受權益市場波動影響險資持倉市值出現回撤;二是部分險企主動下調了權益資產倉位;三是根據償付能力二期規則的風險導向,部分險企適時調整了配置策略,降低了權益資產倉位。
多家險企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目前權益市場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已“逢低加倉”。亦有不少險企表態,目前權益市場估值較低,將把握時機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
年初不少險企調整持倉策略
一直以來,代表險資權益投資的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是資本市場和保險機構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險資對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配置占比較去年末進一步下滑。數據顯示,去年末,該占比為12.7%,到今年3月末該比例降至12.13%,配置余額為2.86萬億元。
拉長時間看,險資對上述兩項資產的配置占比目前也處于近三年來的最低位,2019年-2021年,險資配置占比依次為13.2%、13.8%、12.7%,今年3月末的配置占比略高于2018年末的11.7%。今年以來,諸多原因對險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造成影響。
“今年國內外的宏觀形勢相對復雜,全球緊縮壓制權益類資產的估值,國內穩增長的決心對企業盈利形成一定支撐作用,但仍有疫情反復、地緣沖突、大宗商品成本抬升對盈利形成擾動。目前尚難看到像2019年至2021年的清晰投資主線。展望全年,穩增長和估值業績匹配度高的成長板塊或均有機會,但受宏觀環境影響,操作難度大于過往幾年。”愛心人壽資管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另一家中型險企投資部相關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今年權益投資壓力很大,尤其是個別中小險企負債端成本較高,如果投資收益不能覆蓋產品端的成本,就會出現利差損,從長遠來看,投資收益不好反過來也會對產品端形成負面影響,這是險企管理層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仍有多家險企未披露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從已經披露報告的險企來看,納入統計的153家險企中,一季度有101家綜合投資收益率為負,占比超過六成。其中,多數險企提到權益市場波動是險企投資收益為負的主因。
在這種背景下,不少險企調整了持倉策略。太保資產研究部負責人沈維日前表示,今年年初公司對市場保持相對謹慎的態度,考慮到海外加息縮表對高估值板塊的制約,以及對國內穩增長政策預期,年初適當調整了倉位,同時增加了低估值傳統經濟板塊,尤其是上游資源板塊的配置比例,一定程度控制了組合收益的回撤。
中國人壽則表示,公司繼續合理調整組合構成和久期,積極匹配資產和負債期限,并通過適當的多樣化投資來分散市場風險。
“長期利率下行、股債市場波動以及優質資產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下,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市場風險管理和資本管理難度加大。投資業務繼續擇機進行長久期資產的跨周期戰略配置,以確定收益類資產持續夯實底倉,保持投資規模與收益同步增長,注重資產負債匹配引領。”中信保誠人壽在償付能力報告中提到。
除外部原因之外,今年以來,保險業開始實施償二代二期工程,在新規則下,高風險的權益資產會降低險企償付能力,部分險企也因此調整了權益資產配置策略,以保證充足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如,國華人壽表示,結合償付能力二期規則的風險導向,適時調整公司投資資產配置策略。2022年一季度,為進一步控制風險,減少高風險資產對償付能力要求資本的占用,公司在兼顧年度投資計劃的條件下適當調整各大類資產投資配置策略。
多家險企加大權益資產配置
在險資權益投資配置占比處于歷史低位之際,一些險企開始看多后市,并逢低加倉。也有部分險企明確表示,將秉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擇機加倉權益資產。
從增倉的險企來看,前海人壽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一季度公司權益價格風險最低資本較期初增加16.15億元,增長10.68%,主因是權益市場因地緣沖突、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震蕩下跌,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權益部門適當加大了權益資產的配置。
小康人壽表示,一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342.09%,較上季度末下降764.7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之一是資產配置調整,權益資產配置增加,導致市場風險增加。
部分險企也表示,將在二級市場增配高分紅、低波動品種。如,人保財險表示,2022年公司將控制權益類資產(包括二級權益與股權投資)占比不突破30%占比上限,其中,二級市場權益回歸中性配置比例,同時逐步增加高分紅、低波動品種,以應對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實施。
此外,前不久,人保資產、國壽資產、新華資產、平安資管等眾多保險資管公司發聲稱,將把握時機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
泰康資產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兼權益投資部負責人邢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A股處于穩守期待狀態,短期內區間震蕩盤整的可能性較高,內外共振中大規模行情還在積蓄力量,當前港股已具備良好防御和配置價值。
沈維表示,中長期角度,看好中國權益市場的走勢,看好我國政府秉持的長期主義和戰略定力,看好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前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