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 11:44 |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綠茶餐廳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21年3月,綠茶餐廳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由于材料錯誤百出,招股書在6個月后失效。...
三度遞表港交所,初代“網紅”餐廳離IPO的夢想終于更近了一步。近日,綠茶餐廳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并于三天后火速通過聆訊,花旗和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如果此次成功IPO,綠茶餐廳也即將成為今年首家上市的餐飲企業。
凈利潤扭虧為盈
綠茶餐廳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21年3月,綠茶餐廳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由于材料錯誤百出,招股書在6個月后失效。2021年10月,綠茶餐廳再次向港交所遞表,并于次年3月上旬通過上市聆訊,披露了聆訊后招股書,但上市申請材料卻再次失效。
4月8日,綠茶餐廳第三次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并披露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財務數據等內容。4月11日,這次上市申請通過港交所聆訊,綠茶餐廳也即將成為今年餐飲行業的首家上市企業。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7.36億元、15.69億元和22.9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5526.2萬元和1.14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不過,受到疫情影響,部分門店表現仍然不甚理想。根據招股書數據,截至2021年底,綠茶餐廳在全國擁有240家門店,分布在國內18個省、4個直轄市和3個自治區,其中有44家在2021年錄得餐廳層面經營虧損。截至今年4月,受疫情影響,餐廳在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仍有14家門店無法正常營業。
“網紅”光環逐漸褪色
綠茶餐廳成立于2008年,定位高性價比的“新中式融合餐飲”,曾憑借“面包誘惑”等新穎招牌菜風靡全國,成為初代“網紅”餐廳。8元的麻婆豆腐等平價菜品也曾廣受好評,早期單店人均消費控制在50元以內。招股書顯示,綠茶餐廳開業第二年就進入大眾點評“年度最受歡迎餐廳”前50名。
此后,憑借“網紅”光環和較高的性價比,綠茶餐廳便開始全國擴張。然而,盡管一直保持著平價優勢,多年來卻鮮見新爆款。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單店人均消費價格分別為58.4元、61.3元和60.5元,每年更新20%左右的菜品。但記者在大眾點評平臺注意到,“面包誘惑”仍然居于各店“網友推薦菜”榜首,位列其后的綠茶烤雞、石鍋雞湯豆腐等推薦菜也已推出多年。
自身缺少新爆款的同時,特色招牌菜“面包誘惑”也頻頻被模仿。目前,許多港式餐廳、創意菜餐廳都提供同類產品,這也讓綠茶餐廳失去了吸引食客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過去3年里,單店平均翻臺率分別為每日3.34次、2.62次和3.23次,在各個地區始終沒有超過4次,這樣的表現在餐飲行業中并不算好。
據業內人士透露,平均每日4次的翻臺率是大眾餐飲保本的一道門檻,如果達不到,餐廳可能就需要考慮是不是產品定位和經營策略有問題。海底撈也曾公開表示,翻臺率未達4次/日,原則上不規模化開新店。
高速擴張或面臨挑戰
根據招股書,綠茶餐廳在2021年開設了59家新門店,并且計劃在2022年開設75家到100家新門店。截至今年4月,已新開5家,并為25家簽訂了租賃協議,其中17家已經開始裝修。
綠茶餐廳方面預計,新門店將于一至五個月內達到首次收支平衡,投資回收期平均為18個月。2022年已開設或將開設的門店亦將于該時間內達致首次收支平衡及投資回收。但在業內人士看來,2022年疫情仍然反復,如果不能有效提升翻臺率而快速擴張,餐廳盈利能力可能會受到市場的嚴峻考驗。
實際上,自2020年至今,受疫情影響,綠茶餐廳在各地均有不同門店經歷了停業,部分停業時間甚至超過2個月。招股書顯示,2020年有140家門店經歷了停業,2021年有47家,2022年1月至今,有80家門店經歷了停業。
在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謀求上市的綠茶餐廳,目的主要在于依托資本市場的加持挽回下滑頹勢。由于餐廳在品牌化、規模化、集約化等方面尚沒有很好的表現,未來要想更好地發展,還需要“內外兼修”。在同質化嚴重的餐飲市場,面臨消費者喜新厭舊的消費思維,其整體發展將面臨比較大的挑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