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09:57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高發行價疊加尚未盈利,讓部分新股破發愈加高頻。除了打新散戶損失外,包括高瓴,阿里等知名投資機構也遭受損失。
????????在A股全線潰退下,新股破發延續。
????????4月11日冠龍節能(301151)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發行價格30.82元,開盤即破發,收報28.31元,跌幅8.14%。
????????2022年滬深走勢波動加大,今年以來A股共有92只新股上市,其中22只首日破發,占比24%。
????????高發行價疊加尚未盈利,讓部分新股破發愈加高頻。除了打新散戶損失外,包括高瓴,阿里等知名投資機構也遭受損失。
普源精電-U上市兩日跌幅近40%
????????冠龍節能主要從事節水閥門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蝶閥、閘閥、控制閥、止回閥等閥門產品及其他配套產品,主要應用于城鎮給排水、水利和工業等下游領域。本次IPO冠龍節能發行價格30.82元,發行市盈率為46.52倍,按照收盤價計算,中一簽大約虧損1255元。
????????與此同時,上周五(4月8日)上市的科創板新股普源精電-U(688337)上市首日破發,收盤下跌34.66%,收報39.78元。該跌幅創出今年兩市上市新股之最,亦創出科創板開板以來的新紀錄。
????????4月11日,普源精電再次下跌7.59%,報36.76元,最新市值44.59億元。
????????普源精電是國內電子測量儀器領軍企業,公司以通用電子測量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是目前唯一搭載自主研發數字示波器核心芯片組并成功實現產品產業化的中國企業。
????????上市兩日累計跌幅39.62%,普源精電背后的股東市值大幅縮水。
????????股東方面,普源精電在2020年進行了兩次增資,吸引了檀英投資、乾剛投資、招銀現代、招銀共贏、高瓴耀恒等介入。
????????具體來看,2020年普源精電兩輪融資共引進了七家投資者,大牌機構云集。其中2020年6月的融資中,吸引了匯琪創業、檀英投資、乾剛投資、元禾重元、招銀現代、招銀共贏6家機構,融資約3.5億元,折算單價為40.25元/股。
????????2020年12月的融資中,高瓴耀恒耗資1億元,獲得普源精電228.6萬股,折算單價為43.74元/股。
????????4月11日收盤,普源精電的股價報36.76元。按228.6萬股持股數計算,高瓴耀恒賬面上縮水1596萬元。而參與2020年6月融資的6家機構市值也不同程度縮水。
????????招股書顯示,上述參與融資的股東所持股份均有鎖定期。其中參與2020年6月融資的匯琪創業等6家機構,承諾在普源精電工商變更登記之日,即2020年6月24日起3年內,不轉讓股份。
????????而參與2020年12月融資的高瓴耀恒承諾,在普源精電工商變更登記之日,即2020年12月31日起36個月內,不轉讓股份。
????????一同被擊穿的,還有參與普源精電戰略配售的券商。
????????發行公告顯示,普源精電戰略配售由保薦機構子公司國泰君安證裕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證裕投資”)和普源精電高級管理人員與核心員工組成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簡稱“君享資管計劃”)兩家參與。其中證裕投資獲配99萬股,金額共計約6000萬元;君享資管計劃獲配267萬股,金額合計1.63億元。
????????從發行情況看,部分投資者已經敲響“退堂鼓”。普源精電發行公告顯示,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95.47萬股,棄購金額5812.01萬元,全部由承銷券商國泰君安包銷。隨著普源精電跌幅加大,參與戰略配售和券商包銷部分已經浮虧。
投資機構也被套
????????新股破發在2022年已成為常態。2022年滬深走勢波動加大,今年以來A股共有92只新股上市,其中22只首日破發,占比24%。
????????在普源精電之前,今年上市首日跌幅最大的新股是翱捷科技-U.1月14日登陸科創板的芯片企業翱捷科技-U,發行價高達164.54元,開盤即破發,收盤價109元,首日跌幅高達33.75%。
????????截至4月11日收盤,翱捷科技最新收盤價63.61元,累計跌幅已達61.34%,成為今年上市新股中,累計跌幅最大的公司。相比發行價,翱捷科技上市至今已損失422億市值。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提供無線通信、超大規模芯片的平臺型芯片的企業,主要從事電子、通信、網絡工程、計算機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服務、轉讓和咨詢服務等業務。
????????目前翱捷科技尚未實現盈利。2021年業績快報顯示,去年翱捷科技營收增長97.75%,達到21.38億元,但仍處于虧損狀態,去年凈利潤虧損5.73億元。
????????高發行價疊加尚未盈利,讓新股破發愈加高頻,除了打新散戶損失外,IPO前參與投資的機構也遭受損失。面對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情況,部分投資機構面臨著上市可能從浮盈到浮虧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是翱捷科技-U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5.43%。按最新收盤價計算,阿里持股市值為41億元,相比發行價已縮水65億元。
????????“各方都在等待行情回暖。”有市場人士指出,注冊制下新股不再屬于稀缺資源,溢價效應打折或直接破發都是正常現象。除非新股所處的賽道極為景氣,且必須處在資金偏愛的行業,否則在二級市場已經難有太多上漲的空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