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12:43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宜華健康于2000年8月上市,主營業務為醫療機構投資及運營、養老社區投資及運營、醫療后勤綜合服務、醫療專業工程等。其控股股東是宜華集團,實際控制人是曾有....
????????3月31日,宜華健康(3.000, -0.02, -0.66%)(維權)控股股東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華集團”)收到深交所下發的監管函。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4月1日收盤,宜華健康股價報收3元/股,微跌0.66%,總市值26.33億。
????????股東被動減持
????????資料顯示,宜華健康于2000年8月上市,主營業務為醫療機構投資及運營、養老社區投資及運營、醫療后勤綜合服務、醫療專業工程等。其控股股東是宜華集團,實際控制人是曾有“潮汕資本教父”之稱的劉紹喜。
????????2月26日,宜華健康發布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部分股份存在被強制平倉風險暨被動減持預披露公告,于2022年3月16日-17日因執行司法裁定導致質押股票通過集中競價方式被動減持,合計減持數量約309萬股,占宜華健康總股本的比例為0.35%,合計減持金額約978萬元。
????????此次減持將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于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之后的9個月內進行,減持股份的總數合計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68%。
????????本是一筆正常的被動減持,宜華健康也表示,本次被動減持原因系宜華集團與廣發證券(17.940, 0.36, 2.05%)存在證券交易合同糾紛,申請執行人廣發證券向汕頭中院申請處置宜華集團與劉紹喜持有的質押給廣發證券的宜華健康股票。那是什么原因導致深交所關注此次減持呢?
????????據悉,宜華健康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預披露時間與上述減持的時間間隔不足15個交易日,該行為違反了深交所規定,因而收到深交所的監管函。
????????除了控股股東宜華集團在被動減持外,宜華健康另一股東也因涉及違約在被動減持。
????????3月8日,宜華健康發布公告,公司的持股5%以上股東林正剛因向中泰證券(8.190, 0.04, 0.49%)辦理的股票質押式回購涉及違約,中泰證券向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對其所持有的宜華健康股票進行處置,自本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被動減持公司的股份不超過1755.39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截至該公告披露日,林正剛持有上市公司股份7419萬股,占公司股份8.45%。
????????此前于2月26日,宜華健康發布公告披露林正剛已累計被動減持上市公司股份9.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11%。
????????涉及違規擔保
????????2月19日,宜華健康披露稱,公司控股股東宜華集團收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宜華集團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據悉,該次信披違規或源于一次違規擔保。2019年3月,宜華集團(借款人)與杜某(出借人)簽訂借款合同,借款金額1.5億元。在簽署《借款合同》后,宜化集團于2019年8月在未知會宜華健康、未征得宜華健康董監高同意的情況下,私自使用宜華健康印章及法人代表印章出具《擔保書》,且事后未將該事項告知宜華健康。
????????該《擔保書》被杜某用于為宜華集團1.5億元借款提供擔保,擔保金額占宜華健康2018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的6.2%。宜華集團在知悉該情況后,未按規定告知宜華健康及時進行公告,也未告知宜華健康在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
????????因宜華集團未能到期清償全部債務,法院判決宜華集團應向杜某償還本金8510.34萬元及相應的利息,宜華健康對宜華集團承擔的付款義務中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承擔金額為4255.17萬元。
????????此事也被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認為該擔保事項未經宜華健康審議程序,亦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宜華健康也因此事于1月29日收到廣東證監局的《警示函》。
????????母公司擅自使用子公司的名義借債,導致子公司也背上債務,為何宜華集團要如此“坑兒”,令人匪夷所思。
????????2021年1月,宜華健康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變更控股股東,“擺脫”劉紹喜控制。不過該定增事項于同年8月告吹,公司于9月的問詢函回復中表示,“控股股東仍為宜華集團,實控人仍為劉紹喜”。
????????屋漏偏逢連夜雨。2021年三季報顯示,宜華健康的控股股東宜華集團累計被質押、凍結股份約2.19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75.65%,占公司總股本的25%。此外,宜華健康前10大股東中6大股東的股份絕大多數或全部被質押、凍結。
????????公司或將被退市
????????易主愿景落空的宜華健康,業績上也是“一地雞毛”。
????????1月29日,宜華健康公布2021年業績預告。報告期內,預計實現歸股凈利潤為-3.6億元至-5.4億元,這已是公司連續第三年凈利潤為負。
????????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宜華健康實現的營收分別約為17.92億元、15.62億元;歸股凈利潤分別約為-15.72億元、-6.25億元。
????????2020年12月31日,深交所發布退市新規顯示,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者為負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其中對于ST的規定是,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換言之,宜華健康雖未完全觸發退市風險,但披星戴帽的命運或許難以避免。
????????自2022年3月*ST宜生因虛增利潤超20億元暴雷退市后,宜華健康便是“宜華系”的一根獨苗了。此前,宜華健康還試圖通過會計政策來美化業績。
????????2021年宜華健康進行會計政策變更,將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計量模式變更為公允價值模式,并將部分自用房地產改為出租目的變更為投資性房地產。上述操作預計增加公司本期末合并所有者權益2.89億元,增加凈利潤641.89萬元。
????????同時,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深圳分公司同意不可撤銷并無條件豁免宜華健康全資子公司債務本息共計4663.04萬元。公司也表示,全部利息等將計入公司當期收益,對公司2021年度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僅僅會計政策的變化,公司近4700萬的債務被抹平。
????????或是并購“后遺癥”在“搞鬼”?
????????宜華健康的前身為宜華地產。2015年,宜華地產將廣東宜華、汕頭榮信、梅州宜華100%股權全部出售,實現原有地產業務的全部置出。
????????此后,宜華健康花費7.2億元并購了醫療后勤承包商眾安康、耗資16.25億元收購了醫療服務管理提供商達孜賽勒康、3億元收購了血糖血壓監測領域醫療器械廠商愛奧樂100%股權,從一個地產商轉型成為一個醫療大健康企業。
????????然而,轉型后的大肆并購并未給宜華健康業績增長,2016年--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7億元、1.7億元、1.37億元、-18億和-5.69億元。而且,大肆并購帶來的商譽以及后續的商譽減值讓該公司業績舉步維艱。
????????不僅業績低迷,股價方面也是差強人意。宜華健康于2015年創造其歷史最高價54.34元后,便開始了長達數年的下跌之路。2021年2月4日,其股價探底至1.99元。此后股價逐漸攀升至6.16元后再度下跌。
????????關于宜華健康收到監管函給公司帶來的影響、股東接連被動減持以及存在退市風險,本報已向企業發去采訪函,截止發稿,暫未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