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09:27 | 來源:文匯報 | 作者:王宛藝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審議通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之后,分別在2007年、2011年和2021年對個別條例進行了修改。...
智能網聯汽車,“新賽道”上疾駛著的“新終端”。“聰明車”如何更好接駁“智慧路”?全國兩會現場,不少代表委員聚焦于這一話題展開熱議,建言獻策。
“只有把‘終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產業鏈中成為執牛耳者。”代表委員們紛紛從不同維度獻計獻策——既要在法律、法規、技術標準上完善和助力;也要在技術層面滲透,呼喚高算力支撐,加速行業合作;更要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車路協同的基礎上,提供網絡安全保障,“讓智能網聯汽車安全行駛在智慧道路上”。
“十九年前的《道交法》該‘大修’了”
“智能網聯汽車都上路了,十九年前的《道交法》也該‘大修’了!”兩會現場,不少代表委員這樣建議。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審議通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之后,分別在2007年、2011年和2021年對個別條例進行了修改。
“現行《道交法》及配套法規,是在‘自然人駕駛’基礎上的法律體系,智能網聯汽車自然會面臨一系列的障礙和不匹配。”在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靖看來,理應對智能網聯汽車作單獨規范。他建議:在借鑒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三部門聯合下發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相關規定基礎上,明確智能網聯汽車上道路通行的基本規定,包括上道路通行的條件和要求,發生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后的處理原則等。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同樣認為:《道交法》應該明確自動駕駛系統的合法地位,并制定人類駕駛員與“自動駕駛系統”的責任劃分標準規則和處置機制。在上海,《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管理辦法》已于今年2月施行,智能網聯汽車也被納入上海市人大年度立法計劃。“只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才能加快推動商業化落地。”
陳虹還建議,要從引導核心技術突破及關鍵零部件發展等方面,推出更多扶持政策。可以參考新能源相關扶持政策的成功實踐,出臺核心零部件系統軟硬件產業的扶持政策。具體而言,就是加大重點領域專項資金扶持力度,引導自主掌控的核心技術突破和關鍵零部件發展,鼓勵頭部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攻關,推進自動駕駛產業鏈關鍵部件標準化、規模化。
加強產業鏈布局與低碳技術研發創新
汽車行業落實“雙碳”目標,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是必由之路;發展“新終端”,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
“中國智能汽車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如果缺失,將會對智能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造成阻礙。”全國人大代表、哪吒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方運舟也在此次提交的一份建議中提出,應統籌建設智能汽車操作系統生態——不僅是單一技術點的簡單突破,而是產業底層邏輯與上層架構的整合。在他的構想中,這是一個基于汽車底層操作系統的架構生態,應用生態、價值鏈生態、工具鏈和標準的生態體系一應俱全,離不開產業鏈各方面的凝心聚力,合力打造。
“產業鏈補鏈強鏈”,陳虹代表也認為,加強產業鏈布局與低碳技術研發創新,對鋰、鈷等上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掌控,保證產業鏈安全;推動“政產學研”各方形成合力,通過技術孵化、項目示范等方式,加快清潔能源、綠色制造等技術落地,以及原材料的循環利用。
“智能網聯汽車是交通運載工具,也是大型智能終端、計算中心。”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放眼全產業鏈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的網聯融合。他建議,在安全可控范圍內,包容新興產業發展,同時有效整合政府、企業、市場、技術等資源,加速產業生態建設,打破數據壁壘。
盡早建成“車路云網”整體安全體系
去年11月,上海公布新增7000余個可測交通場景。其中臨港新片區兩港大道部分路段的開放,標志著上海準許智能網聯汽車可以在城市快速路開展道路測試活動。
“自動駕駛無人化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他所提交的提案中建議,應適度超前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發揮5G的遠程控制優勢,通過車路協同,促進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大幅提升,帶動汽車產業向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轉型升級,讓真正無人的智能網聯汽車盡早行駛在中國道路上。
智能網聯汽車的網絡安全問題,也關系到智能車市場的整體躍升。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第五空間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談劍鋒帶來了一個關于完善智能網聯車新型安全體系的提案,建議盡早形成一套貫穿“車、路、云、網”的總體安全體系,確保車輛網絡安全可靠、數據安全有效、隱私保護得力。從數字安全“底盤”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消費者的支持,才是產業發展的動力之源。”談劍鋒表示,加強消費者安全知識普及,讓更多人了解技術進展,同時也要積極面對智能汽車安全責任認定等法律問題,積極探索倫理規范、監管手段研究,樹立恰當的網絡安全、數據管理、隱私保護等最佳實踐,促進“人、車、路、網”的新型協同關系培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