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3 10:27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遲遲不發的原因,7家上市公司均表示,公司在取得批復后積極推進相關事宜,但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發行時機變化等原因,未能在批復有效期內完成。...
3月2日,賽騰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未能在12個月內完成證監會批復的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事宜,最終讓募資可達3.03億元的機會“到期作廢”。
批文到手,卻長達一年時間“按兵不動”的并非賽騰股份個例。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2022年開年至今,包括賽騰股份在內的7家上市公司,其再融資批復到期失效,包括定向增發和發行可轉債。
對于遲遲未發直至過期的原因,賽騰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還是綜合市場考慮,包括融資時機、融資成本等重要因素。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批文的失效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
“能融資卻未融資,說明上市公司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人或者價格沒有談攏,或有意改變投資計劃等。作為上市公司,希望在估值高的時候發行可轉債或定增,這樣對股權結構影響小,又能滿足融資需求。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高估值情況下參與進來要面臨股價回調壓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記者表示。
除賽騰股份外,2022年1月1日至3月2日,在獲得證監會融資批復后直至到期失效的,還包括信維通信、返利科技、舒泰神、永藝股份、科信技術及愛建集團,分別涉資30億元、1.3億元、10億元、4.9億元、4.2億元及30億元,合計高達80.4億元。
對于遲遲不發的原因,7家上市公司均表示,公司在取得批復后積極推進相關事宜,但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發行時機變化等原因,未能在批復有效期內完成。
從業績方面來看,部分公司業績不太理想。具體來看,舒泰神預計2021年凈利虧損為1.3億元至1.45億元;科信技術預計2021年凈利虧損為1.13億至1.36億元;永藝股份、信維通信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分別下滑22.46%、35.93%。
對此,盤和林表示:“如果業績下滑、虧損,股價沒跌,但融資卻沒有實施,說明當前這些企業的融資對投資人來說缺乏吸引力,或者投資人認為這些融資不能改變上市公司當前的現況。因素很多,問題可以是投資人,也可以是上市公司。市場融資核心是博弈,博弈參與雙方達到價格平衡,融資才會實現。”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則向記者表示:“現在市場震蕩,資金流出,股價低迷,導致此時融資成本相對偏高。上市公司若有其他融資途徑或者對于現金需求的急切性下降,不如放棄原有批文,等市場恢復了再繼續。”
面對上市公司再融資批文失效影響如何,投資者需要注意什么?
為此,盤和林表示,公司再融資批文失效會打擊投資人信心,投資人會認為公司在執行力上面存在問題,又或者沒有更多投資人愿意參與,報價過低,導致融資失敗。如果相對于申請融資的時候沒有發生股價波動,則往往是因為投資人信心不足。投資者應該深入企業基本面,了解真正導致批文失效的原因。以此得出判斷結論,以結論來指導投資決策。
“批文失效將影響公司的再融資能力;現金流壓力增大;激進的財務擴張能力降低;債務規模會加大等。投資者需要注意公司財報數據,評估公司的實際經營盈利能力;堅持長期產品主義的價值投資,拒絕激進的投機行為;正確理解批文對融資能力的正相關,理性地看待‘灰犀牛’批文失效事件。”中國本土企業軟權力研究中心周錫冰認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