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09:19 |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編譯/劉麗菲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當全世界都在企盼著來勢洶洶的電動汽車在2035年超越傳統的內燃機汽車時,一場小規模的“大戰”也在悄然興起。雖然沒有像電動汽車那樣在全世界受到密切關注,但卻在汽車行業...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近日報道稱,當全世界都在企盼著來勢洶洶的電動汽車在2035年超越傳統的內燃機汽車時,一場小規模的“大戰”也在悄然興起。雖然沒有像電動汽車那樣在全世界受到密切關注,但卻在汽車行業激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場“戰爭”源于自行車在全球許多國家的發展。近年來,特別是新冠疫情蔓延以來,電動自行車的飛速發展讓汽車行業頗感意外。
報道認為,全世界都因交通限制而變得清潔,經濟危機迫使大批勞動者失業,甚至被迫放棄購買汽車等商品。在這個大環境下,很多人開始騎自行車,并使用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交通選擇,這就促使電動自行車成為汽車的一個真正競爭對手。
如今,很多汽車制造商都要求各國政府向其公民提供更多的電力基礎設施,以幫助公民順利向這一技術過渡,而不會出現眼下的復雜情況——很多電動車潛在用戶因為安裝充電樁等額外費用對電動車望而卻步。
報道還稱,要想改善電力基礎設施,包括安裝更多的充電樁,在此之前首先要生產綠色或可持續電力,這不是喊幾句口號那么簡單。這一過程耗時、耗力且耗錢。因此,很多人把目光看向了電動自行車,有些國家甚至將其納入政策范圍內。
比利時、盧森堡、德國、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采取激勵手段,鼓勵民眾騎車上班。在這些國家,公民每行駛1公里可獲得25至30歐分獎勵,每周、每月或年末以現金的形式存入其銀行賬戶,而且無需繳稅。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國家的公民購買電動自行車還可獲得300歐元的津貼,同時還可以在購買服裝和自行車配件時享受折扣。
報道評論稱,使用電動自行車出行有額外的雙重好處,一是對騎行者,二是對城市。決定使用這種交通工具上班的騎車者可以改善身體狀況,因為騎行是輕度運動,人們不需要為此付出巨大努力,但卻對自己的健康頗有益處。就城市而言,電動自行車能緩解交通壓力和交通擁堵,并減少城市內的車流量。
專家指出,用電動自行車取代10%的汽車,可以減少40%的交通流量。此外,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優勢——如果一個城市的每一輛單人乘坐的汽車都被電動自行車取代,將大幅將少對環境中的污染物排量。這將造福全球,造福所有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