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10:56 | 來源:北京報道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具體來看,主要涉及六方面工作,分別是扎實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加快構建現代...
2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在會上表示,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良好開局。談及今年生態治理工作重點,孫守亮表示,將主要包括扎實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六方面。
“2021年我們保持戰略定力,鞏固拓展‘十三五’時期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成果,在精準、科學、依法治污上下功夫,全國1.45億噸鋼鐵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持續開展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和夏季臭氧治理攻堅,建立健全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體系,著力提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新增完成了1.6萬個行政村環境治理。”孫守亮表示。
在此基礎上,孫守亮表示,今年生態環境保護的年度目標設置和工作任務安排要綜合考慮經濟平穩運行、常態化疫情防控、生態環境改善的需要,不設定過高的目標,但力爭高質量完成。
具體來看,主要涉及六方面工作,分別是扎實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強通過市場手段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調節激勵。
“一方面,我們將持續完善綠色財稅和綠色金融政策。另一方面,加快推進碳排放權等市場化交易,繼續深化規范排污交易試點。”孫守亮表示。
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也將不斷完善。孫守亮指出,將加快建立長江、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健全環保信用評價制度體系,積極推動綜合名錄的應用,建立環境成本合理負擔機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