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09:3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綜述想象一下,未來VR眼鏡中看到的場景趨近于真實場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那不僅是對視覺的極大震撼,更是對現實的超越和體驗的飛躍,將讓我們進入全新的“顯示......
【藍科技綜述】想象一下,未來VR眼鏡中看到的場景趨近于真實場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那不僅是對視覺的極大震撼,更是對現實的超越和體驗的飛躍,將讓我們進入全新的“顯示”世界。
近日,天馬2021 Micro LED生態聯盟大會再次將Micro LED帶入人們的視線。
其實,更多的人聽說Micro LED,可能在2016年。當時蘋果宣布后續產品將有可能采用Micro LED技術, 讓Micro LED技術迅速走進了大眾視野,也掀起了市場追逐Micro LED的熱潮。國內天馬、維信諾等專業廠商在Micro LED方面開始提速,國內外家電企業及智能設備廠商也展開對該技術的布局。
目前,小米、TCL旗下雷鳥、OPPO等已經開發了Micro LED智能眼鏡。國外品牌方面,Vuzix、WaveOptics等已發布了Micro LED AR智能眼鏡商業化產品和樣品機。
Micro LED需求或加快
Micro LED技術,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通過硬件和技術的提升,將像素點距離從毫米級降低至微米級,從而革新顯示級別,給視覺感官帶來飛躍感受。
作為一種新型顯示技術,Micro LED有一定優勢。它除了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等特點,還具有自發光無需背光源的特性,更具節能、機構簡易、體積小、薄型等優勢。除此之外,超高解析度也成為它的另一優勢。相比OLED,其色彩更容易準確的調試,有更長的發光壽命和更高的亮度,以及具有較佳的材料穩定性、壽命長、無影像烙印等優點。
在應用方面,范圍十分廣泛。大到大尺寸的超高清視頻墻、戶外顯示、公共顯示,小到智能穿戴等電子消費品領域,包括中小尺寸的車載以及VR/AR,Micro LED的發展被市場寄予厚望。
據奧維云網(AVC)推算,未來5年VR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50%,而AR增速則達到近200%。因此,可以預見可穿戴設備需求的迅速擴大,將不斷推動Micro LED顯示市場的增長。
Trendforce調研數據也預測2024年全球Mini/Micro LED市場規模將有機會達到42億美元。
可期的前景為相關企業帶來利好。相關資料顯示,上海顯耀顯示科技有限公司Jade Bird Display(以下簡稱JBD)已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同創偉業領投。這已經是JBD半年內完成的第二筆數億元融資,融資資金將用于針對AR應用領域的Micro LED微顯示芯片研發與量產。
另一家致力于Micro LED技術開發的公司鐳昱半導體(Raysolve),宣布完成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這輪融資共籌集到1000萬美元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大其世界上第一款標準全彩色Micro LED微型顯示器,以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一線廠商的迫切需求。
Micro LED尚未具備向規模化投產的條件
Micro LED雖然受到市場看好,但其是否能代表未來顯示技術的方向,現在還不好說。
目前Micro LED的發展尚未進入成熟階段。要想實現規模化投產,不僅要解決尺寸問題,相關的生產制造設備、芯片工藝、轉移技術、驅動技術、檢測技術及應用技術都需要全面升級。
Micro LED產品走進千家萬戶的希望看似就在眼前,但實際上距離規模化投產還有一定的距離。目前Micro LED的生產技術和水平尚未達到可以規模化生產的程度。
Micro LED技術瓶頸問題目前還涉及磊晶、芯片、巨量轉移、全彩化、電源驅動、背板、檢測及修復技術等。生產技術和水平還沒成熟,整體的生產成本也就處于較高水平,高成本就會有高定價,高售價也決定了Micro LED暫時僅能進入高端消費市場。因此,Micro LED還沒到真正向大眾化普及的階段。
近幾年來,全球各大廠商馬不停蹄加大投入,不斷嘗試突破Micro LED的技術挑戰。近期乾照光電發布公告,擬定增募集資金不超過15億元,主要投向Mini/Micro、高光效LED芯片研發及制造項目。
公告顯示,乾照光電此次募投項目包括了Mini/Micro、高光效LED芯片研發及制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計劃募集資金投入金額分別為11.5億元和3.5億元。
其中,Mini/Micro、高光效LED芯片研發及制造項目將以江西乾照光電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主要生產Mini BLU、MiniLED GB、Micro LED芯片、高光效LED芯片,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廠房建設、購置生產Mini/Micro、高光效LED芯片所需設備等。
早在今年4月,雷曼光電就披露了《非公開發行A 股股票預案》,擬通過非公開增發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8億元,其中2.7億元投入到“COB超小間距LED顯示面板項目”,剩余1.1億元則用于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
諸多企業參與研發,產業鏈將會越來越完善,相信Micro LED的技術將很快會實現突破,成本也將得到控制。按照Micro LED技術商錼創的觀點,Micro LED生產成本有望在五年內降低95%。
賽道上的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顯示技術賽道上競爭“明日之子”的并不是只有Micro LED,還有Mini LED、OLED、LCD、印刷OLED技術等。這是隨著技術成熟和市場的廣泛應用而出現的不同技術流。
Mini LED顧名思義就是極小的LED,Mini LED只有傳統LED 幾十分之一的厚度,每一個LED更小之后就可以用更加多、排得更加密的LED做背光。對畫面不同區域的光暗控制會更加精準,雖然也是比較先進的顯示技術,但對比于Micro LED依然存在諸多不足。
首先Mini LED失效率較高而引發的擔憂,其次由于結構特點的不同,Mini LED的硬件缺點也非常明顯:除了在發熱控制以及能耗控制方面表現較為落后,它的厚度以及重量的問題也是非常難解決的,最后從基礎理論上來說miniLED 只是個背光顯示技術,并非真像素級控光,實際表現并不是非常驚艷,目前的趨勢來看被 Micro LED 替代的可能性比較大。
至于LCD和OLED,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也不可能和Micro LED媲美。LCD雖然便宜,但是LCD屏幕對比度較低,OLED的對比度雖然比LCD要高,但是做尺寸大的OLED屏幕難度和成本也很高。同樣是高成本,自然是選擇技術更高級的。
LCD和OLED可以說是Micro LED的基礎版,正是總結了OLED、LCD等顯示面板技術的優勢,并改進其缺點,Micro LED才逐漸發展起來的。
當年智能手機普及之后,大哥大、小靈通還有人使用嗎?答案不言而喻。OLED、LCD和Micro LED比誰更有前景自然也不用多說。
顯示技術市場賽道有限,各個企業都希望成為賽道的領導者,因此屏顯技術競爭未來必然會越來越激烈。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Micro LED將來成為主流顯示技術之一的概率很高。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