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 10:08 |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騰景科技此次公開發行股票3235萬股,發行價格為13.6元/股,新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4.4億元,發行后總股本為1.29億股,實際募資額超過招股書披露的擬募資額3.84億元...
????????2020年10月14日,騰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騰景科技”)首發申請獲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審核通過;5個多月后的2021年3月26日,騰景科技在上交所正式上市。
????????據了解,騰景科技此次公開發行股票3235萬股,發行價格為13.6元/股,新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4.4億元,發行后總股本為1.29億股,實際募資額超過招股書披露的擬募資額3.84億元,資金主要用于光電子核心元器件建設項目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13年的騰景科技是專業從事各類精密光學元件、光纖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光通信、光纖激光、量子信息科研等領域,其他應用領域包括生物醫療、機器視覺、3D傳感、消費類光學等。
????????凈利潤高增長“與眾不同”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下稱“報告期”),騰景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0.83億元、1.26億元和1.79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056.51萬元、3352.81萬元和4563.71萬元,實現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875.64萬元、3089.81萬元和4164.61萬元,報告期內,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
????????但靚麗的業績表現與同業比較之后則顯得有些“另類”。數據顯示,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經營數據相比,2019年,在主要競爭對手凈利潤均呈現下滑趨勢的前提上,騰景科技的凈利潤卻逆勢實現高達36.12%的高增長,這與同一細分行業各公司的經營狀態一般具有整體趨同的規律不相符合。
????????具體來看,2019年,騰景科技光學元件銷售收入由2018年的1.01億元增至1.28億元,同比增幅為26.73%;光纖器件銷售收入由2018年的2519.44萬元增至5108.6萬元,同比增幅為102.77%;基于此,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41.71%;實現凈利潤4563.71萬元,同比增長36.12%。但頗為意外的是,同行可比公司福晶科技(17.750,0.23,1.31%)、光庫科技(48.040,-0.37,-0.76%)、昂納科技2019年的業績表現卻是“營收增長、凈利潤下滑”,凸顯騰景科技凈利潤高增長的“與眾不同”。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光學元件和光學器件產品銷售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疊加成本降速低于價格降速,導致2019年同業可比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基于這個行業基本面判斷,在正常情況下,身處同一行業的公司的經營態勢和經營成果會基本一致,但騰景科技2019年的業績表現明顯異于同業,這種畸高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值得注意的是,高增長的凈利潤并未給公司帶來良好的現金流。數據顯示,2019年,騰景科技實現凈利潤4563.71萬元,同比增長36.12%,而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僅為2815.15萬元,同比下降11.78%,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與凈利潤出現顯著背離,讓人不得不懷疑其凈利潤的真實含金量。
????????除了現金流凈額與凈例潤出現背離外,還有一點也頗為蹊蹺。報告期內,騰景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7.71%、45.62%和42.42%,處于逐年下滑態勢,且光學元件和聲光器件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這也使公司凈利潤增長的持續性備受質疑。
????????根據招股書的披露,截至報告期各期末,騰景科技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348.72萬元、4951.46萬元、6778.36萬元,應收賬款逾期比例分別為25.07%、31.16%、41.99%。2017-2019年,公司應收賬款逾期比例逐年升高,截至目前,公司仍然存在2019年逾期應收賬款未收回的情況。若應收賬款客戶出現大規模逾期付款的情形,且未來客戶出現財務困難,公司將面臨應收賬款逾期與壞賬風險。
????????研發投入相形見絀
????????作為一家在科創板申請上市的高科技企業,市場首當其沖關心的是其科創屬性,而考量科創屬性的重要指標為研發費用和研發成果。
????????報告期內,騰景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649.29萬元、726.25萬元和1166.99萬元,同期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2%、5.75%和6.52%。雖然騰景科技研發費用絕對額逐年提升,但由于落后于營收增長的速度,從而導致研發費用率不斷下降。
????????根據騰景科技的解釋:“研發費用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的研發項目側重于新工藝或新產品的光學設計、技術創新等基礎研究,研發過程中以人員薪酬支出為主,不需要耗用到大量的材料、模具。另外,公司的研發團隊擁有深厚的專業背景和從業經歷,研發能力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可以保障研發項目的高效推進,減少研發過程中的物料損耗。”
????????但騰景科技的一面之詞并不能掩蓋同行可比公司卻在同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的事實。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同行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7.67%、8.66%、9.89%(福晶科技為8.47%、9.53%、10.8%;光庫科技為8.97%、9.3%、9.68%;博創科技(31.500,-0.11,-0.35%)為5.58%、7.16%、9.19%)無論是行業整體還是公司個體均呈不斷上升之勢,與同期騰景科技研發費用率從領先到落后呈不斷下降(7.82%、5.75%、6.52%)的趨勢形成鮮明的對比。
????????而且,從研發投入絕對值上看,2019看,福晶科技的研發費用達5410萬元、博創科技有3740萬元,分別是騰景科技的4.64倍、3.2倍。到底是誰的研發投入多,誰的重視程度高,從上述數據的比較來看已經不言自明。
????????招股書顯示,2019年,騰景科技研發費用中的人工費為940.51萬元,占研發費用的80.59%;同期,福晶科技、光庫科技和博創科技的人員薪酬占比分別為47.94%、53.73%和53.06%。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騰景科技的研發費用有八成用于人員工資,這也反襯出其在實驗物料上的耗用較低。
????????或許正是研發投入較低及人工費用占比較高,導致騰景科技的技術成果也遠遠低于同行。上交所對騰景科技的第二輪問詢顯示,公司目前擁有2項已授權發明專利,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第四條第二款的要求“發行人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5項,軟件企業除外”,騰景科技暫不符合相關要求。騰景科技僅擁有2項已授權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數量較同行可比公司偏少,這一點在證監會問詢中也被多次提及。
????????而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福晶科技、光庫科技、博創科技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量分別為15項、9項、13項,騰景科技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量遠遠落后于上述同行公司。盡管如此,騰景科技在招股書申報稿中還是多次使用了“領先”、“先進”的描述詞語,這又導致上交所對此提出針鋒相對的問詢,要求公司對此表述提供客觀充分的依據。
????????騰景科技在回復函中表示,截至2020年9月11日,公司共有14項發明專利處于實質審查階段,其中第4項預計于2020年12月31日左右獲得授權,其他項預計2021年能獲得授權。但問題是,截至招股書申報稿提交日,騰景科技以僅有的2項發明專利沖刺科創板明顯不合監管要求,既然如此,騰景科技又是如何通過科創板上市審核并成功上市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