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09:04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年前置入的關聯資產業績暴雷導致上市公司巨虧近80億元、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數億元,張志勇的系列資本騰挪不僅拖垮了上市公司業績,也將自己帶入深淵,目前所持股份已悉數被...
12月13日晚間,*ST數知發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實控人、董事長張志勇已于12月9日收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這已經是張志勇年內第二次被立案調查。
4年前置入的關聯資產業績暴雷導致上市公司巨虧近80億元、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數億元,張志勇的系列資本騰挪不僅拖垮了上市公司業績,也將自己帶入深淵,目前所持股份已悉數被質押及凍結,資金占用仍懸而未決,且其本人被北京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
如今,此前高價購入的關聯資產面臨無人接盤的困境,*ST數知業績仍未走出虧損泥潭,后續能否輕裝上陣,變數尚存。
2個月內兩度被立案調查
早在10月15日,張志勇便首次收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涉嫌的違規項目為內幕交易。當時,*ST數知曾表示,立案僅針對張志勇涉及前述事項的專項調查,與上市公司無關,不會對董事會運作及日常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相比于前次,本次立案調查的對象進行了擴容,不僅包含張志勇,還將上市公司納入其中,案由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公開資料顯示,張志勇為*ST數知創始人及實際控制人,2009年至今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截至12月3日,張志勇、張敏夫婦控制上市公司14%股份,其中,直接持股比例為0.93%;通過上海諾牧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下稱“上海諾牧”)持有上市公司1.53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3.07%。
事實上,這并非監管部門首次對張志勇“亮劍”,早在2020年12月,北京證監局就對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經查實,張志勇及關聯方在2019年度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12.06億元;2020年1-6月,非經營性占用資金超4.16億元。目前,被占用的資金尚未完全歸還。
不僅如此,張志勇已被卷入多起合同糾紛,其名下的股份已被全部質押及凍結。2020年12月2日,上海諾牧、張志勇及張敏因與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金額為7.82億元;與北京中融穩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杭州余杭金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同糾紛尚處于民事一審階段;與此同時,國民信托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的財產保全,凍結了上海諾牧股權及其他投資權益30.69億元。截至目前,張志勇及一致行動人累計被凍結的股份為3.9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241%。
并購后遺癥纏身
張志勇和*ST數知遭遇“滑鐵盧”緣起于4年前的一起并購案。
2016年,*ST數知籌劃將全球互聯網廣告平臺技術龍頭企業BBHI公司100%股權收入囊中。由于前述交易為跨境并購,為加快交易進度,交易方案設計為先由張志勇設立上海諾牧對BBHI資產進行收購,再轉賣給上市公司,后者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現金支付對價。根據協議,BBHI股權收購對價為8.9億美元,疊加營運資金調整額2500萬美元,總交易金額為9.14億美元。
面對前述巨額對價,上海諾牧采取了分期付款方式,在2016-2020年分五期進行支付;與此同時,還向中融國際信托貸款21億元緩解現金壓力,貸款期限4年,年均付息3億元,并約定以股票減持款償還前述貸款。
2017年,前述交易完成過戶,上市公司最終作價63億元完成對BBHI的全資控股,由此也帶來了超60億元的高額商譽。根據業績承諾, BBHI公司2017至2019年度經審計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7158.70萬美元、8590.50萬美元和9993.10萬美元。
并購之初,*ST數知也曾經歷了 “高光期”,2017-2019年,BBHI公司如期完成業績承諾,公司凈利潤從過去的1.2億元一路攀升至超5億元,。然而,三年業績承諾期剛過,BBHI便開始上演業績變臉戲碼,致使上市公司在2020年度計提商譽減值準備61億元,陷入近80億元的巨額虧損,虧損幅度超越了上市以來凈利潤之和。今年前三季度,*ST數知仍處于虧損狀態,凈利潤為-1.83億元。
遭遇巨虧后,公司欲剝離“罪惡源頭”,著手低價出售BBHI100%股權,但截至目前仍無人接盤。今年10月8日,公司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標的資產,掛牌底價為14.6億元,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讓方;11月1日,公司將掛牌底價下調至9.5億元,再次公開掛牌轉讓,但仍未有受讓方伸出橄欖枝。
另外,公司股價也每況愈下。與2017年初完成并購時相比,*ST數知已下跌超8成,目前股價為2.06元/股,市值約為24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