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09:20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即將登陸北交所的81家公司2020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中位數近17%;市盈率中位數低于30倍,市凈率中位數為3倍左右;超六成公司去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首批掛牌公司主要集中在軟件...
北交所首批掛牌公司聚焦主業,深耕細分領域,盈利能力、成長性、估值均可與A股主板上市公司媲美。
萬眾矚目的北交所今日開市,其突破性的創新成為今年資本市場的大事件,81家掛牌公司即將踏上全新旅程。北交所官宣成立以來,包括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等新三板公司活躍度都大幅提升。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即將登陸北交所的81家公司2020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中位數近17%;市盈率中位數低于30倍,市凈率中位數為3倍左右;超六成公司去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首批掛牌公司主要集中在軟件、醫藥制造、專用設備制造等強科技屬性行業。
重視科技創新,六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相比新三板其它公司,北交所首批掛牌的81家公司(以下簡稱“81家公司”)更加注重科技創新。81家公司2020年研發投入金額中位數為1388萬元,同比增長5.13%。51家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占比超六成,16家公司研發費用增速超過30%,占比近兩成。6家公司研發費用增速超過50%,包括艾融軟件、連城數控等。
從具體公司來看,貝特瑞、穎泰生物、翰博高新三家公司2020年研發費用超過1億元。貝特瑞2020年研發投入近2.5億元,公司是目前國內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頭部企業。相比2020年的3家,今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超過億元的公司已經達到5家,連城數控、長虹能源前三季度雙雙跨入億元研發企業的行列。
從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支出/營業收入)來看,2020年,81家公司整體研發投入力度為4.24%,四成公司超過5%,諾思蘭德、創遠儀器、數字人等研發投入力度超過30%,屬于高研發投入科技企業。
具體來看,2020年研發投入力度超10%的公司有11家,諾思蘭德去年研發投入力度達到58%,公司是一家以開發治療用生物制品為主的研發型高科技企業。今年前三季度81家公司研發投入力度達到4.63%,創2016年以來最高水平;研發投入力度超10%的企業數量增至14家,諾思蘭德前三季度研發力度達到85%。
同時,多家公司研發力度常年保持在較高水平。數據寶統計,2016年以來研發投入力度均超過10%的公司有9家,包括數字人、創遠儀器、艾融軟件、云創數據等。
研發高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類企業。數據寶統計,首批81家公司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醫藥制造業2020年的研發投入力度中位數排名前三,分別超過9%、超過8%和超過6%。
盈利能力強,超三成公司凈資產收益率逾20%
從行業分布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處于優質的科技賽道。81家公司行業分布數量前三的分別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占比分別達到14.81%、9.88%和8.64%,上述三大行業是科技企業主要聚集行業。
北交所首批掛牌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較強。數據寶統計,81家公司2020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中位數為16.85%,高出目前A股凈資產收益率中位數逾8個百分點。29家公司去年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占比達到35.8%,吉林碳谷去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超過61%居首。
縱向來看,81家公司盈利能力持續高企,近7年凈資產收益率中位數均在15%以上。此外,衡量盈利能力的另一個指標———銷售凈利率中位數則持續攀升,2014年不足7%,2020年達到15.4%。
從估值角度看,北交所掛牌公司市盈率相對較低。數據寶統計,81家公司的首發市盈率中位數低于30倍,剔除一家負值公司,80家公司平均市盈率僅36倍。市盈率20倍以下公司占比10%,志晟信息、大地電氣、同心傳動市盈率均低于15倍,同力股份、中寰股份、晶賽科技、廣道高新、凱添燃氣等5家公司則低于20倍,市盈率超70倍的公司僅5家。
從市凈率角度來看,81家公司的市凈率中位數為3.41倍,6家公司市凈率低于2倍,齊魯華信、國源科技、生物谷和穎泰生物的市凈率最低,分別為1.85倍、1.88倍、1.91倍和1.92倍。
成長性良好,近半數公司三年凈利復合增速超20%
規模較小是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一個重要特征。以最新市值來看,81家公司市值分布于6億元至912億元之間,中位數為15.4億元,低于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發行市值中位數,后者達到65.25億元。
分區間來看,7家公司市值超過50億元,占比8.6%,貝特瑞市值達到912億元,是目前北交所體量最大的公司。貝特瑞是高成長企業的典型代表,公司從新三板一路走進北交所,近三年公司市值翻了20多倍。
北交所首批掛牌公司凈利潤規模整體相對較小,但成長性良好。數據寶統計,81家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中位數為4860萬元,8家公司凈利潤超過億元。
成長性方面,81家公司近3年凈利復合增長率中位數為18.99%,超過A股整體近10個百分點。39家公司近3年凈利復合增長率超過20%,占比近一半。具體到上市公司,旭杰科技、同享科技、錦好醫療、同力股份、新安潔、翰博高新等公司近三年凈利增速均超過20%,其中同享科技超過80%,新安潔則超過50%。
整體看,即將登陸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多為低估值、高研發投入、盈利能力較強,同時規模較小且成長性良好的企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