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9 09:0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林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三年半虧損約15億元,這的確令市場側目,反觀這次迪哲醫藥擬在科創板募資17.83億元,不得不說,這是在“借錢搞研發”。...
《電鰻快報》文/林妍
9月9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21年第6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迪哲(江蘇)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哲醫藥”)首發獲通過。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擬募資17.83億元。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該公司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科創成色令人擔憂,對于本網發去的求證函,迪哲醫藥置若罔聞。
三年半虧損約15億元
據招股書信息披露,迪哲醫藥2018年、2019年、2020年,迪哲醫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941.92萬元、4101.75萬元、2776.08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17361.40萬元、-44575.32萬元、-58661.19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7.55%、-113.69%、-88.5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3,642.62萬元、-36,562.69萬元、-41,001.25萬元。由于產品仍處于研發階段,產品尚未實現商業化生產和銷售,在研管線數量較多且研發投入較大,目前仍處于經營虧損狀態。
2021年1-6月,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857.71萬元,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009.38萬元,虧損幅度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隨著研發投入的增加,預計公司2021年1-9月仍處于虧損狀態。
三年半虧損約15億元,這的確令市場側目,反觀這次迪哲醫藥擬在科創板募資17.83億元,不得不說,這是在“借錢搞研發”。并且,讓市場心涼的是,目前看不到盈利。迪哲醫藥表示,公司未來仍需較大規模的持續研發投入,用于在研項目的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及新藥上市申請等研發活動。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預期將持續虧損,累計未彌補虧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科創成色令人擔憂
《電鰻快報》注意到,迪哲醫藥成立不足4年,目前無任何產品商業化,且大半發明專利是通過購得。
據其首發上市申請文件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報告稱,目前,公司的研發管線中有 4 個處于臨床階段并用于多個適應癥的創新藥, 以及多個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的候選創新藥。其中,DZD9008、DZD1516、 DZD2269 及 DZD8586 均系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DZD4205、DZD2954 及 DZD0095 的化合物專利系公司自阿斯利康處購買所得。
迪哲醫藥稱,DZD4205、DZD2954 及 DZD0095 的化合物專利雖然系自 AZAB 處購買所得,但確定產品方向及后續研發策略全部由公司自主決策,公司取得上述化合物時其研發仍處于較早期階段,在購進化合物后,公司利用自有的核心技術平臺進行自主研發。
不過,DZD4205是迪哲醫藥也是從股東阿斯利康(AZAB)購得,并是迪哲醫藥目前產品管線中唯一一項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的產品。根據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中“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可以說,DZD4205是決定迪哲醫藥能否科創板上市的核心關鍵。
尤為注意的是,迪哲醫藥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1億元、4.2億元和4.4億元。并且大手筆地投入研發,遙遙無期的盈利,多少讓市場為其上市募資捏一把汗。雖然公司創立4年就擁有了4個處于臨床研究的創新藥,但研發進度最快的也僅處于二期,與貝達藥業、君實生物、澤璟制藥等國內大型醫藥企業相比,產品數量和研發進度均處于下風,有待進一步擴充產品線。
涉嫌股權代持利益輸送
《電鰻快報》注意到,上交所問詢迪哲醫藥是否涉及股權代持、利益輸送等。
根據申報材料,無錫迪喆是發行人員工持股平臺,現有員工41人;同時董事長XIAOLIN ZHANG(張小林)從上海桓遠借款7000萬元,年利率3.8%,并約定向呂洪斌的銀行賬號發放借款金,同時約定XIAOLIN ZHANG(張小林)向呂洪斌發放借款600萬元用于對發行人的出資,年利率6.0%。當日,呂洪斌收到前述7000萬元款項后,扣除個人借款600萬元后,將剩余6,400萬元轉賬至張小林銀行賬戶。上交所問詢函要求迪哲醫藥說明:上述員工持股平臺出資人是否均實際為公司員工;張小林向上海桓遠借款7000萬元先轉入呂洪斌賬戶后再轉出的原因及合理性;張小林年利率3.8%的借貸利率的原因及合理性;上述行為是否涉及股權代持,是否存在其他利益輸送或安排?
迪哲醫藥雖然一一作出解釋,但人們心中的顧慮仍然存在。
董事長實際控制5家企業
據天眼查顯示,公司董事長張小林,目前任職4家企業,擔任股東3家,擔任高管2家,實際控制5家企業。尤為注意的是,張小林周邊風險有2條,預警提醒也有8條。
其中,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迪哲(江蘇)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被起訴的開庭公告,有被公告內容提及的開庭公告;另外,張小林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迪哲(江蘇)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了投資人變更,發生了注冊資本變更,曾存在名稱變更記錄等……
董事長10條風險纏身,如此一來,怎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利益?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
《電鰻快報》將繼續跟蹤報道迪哲醫藥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