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09:3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科技觀察】符合國家戰略與消費者個人利益的激光電視,急速擴張的跡象非常明顯。一方面是全球家電巨頭及非家電制造領域的科技巨頭入局激光顯示陣營;另一方面是隨著規.....
【藍科技觀察】符合國家戰略與消費者個人利益的激光電視,急速擴張的跡象非常明顯。一方面是全球家電巨頭及非家電制造領域的科技巨頭入局激光顯示陣營;另一方面是隨著規模擴張、成本下降和技術創新,全球市場對激光電視的接納程度越來越高。
從全球市場看,TrendForce集邦咨詢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年增10%,達9845萬臺。
同期,根據洛圖科技(RUNTO)的數據,全球激光電視的銷量同比增長48.9%,預計全年同比增長85%。國內市場,上半年激光電視銷量同比增長34%,預計全年增長84%。
激光電視的未來清晰可見。9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期間,與會專家學者以及海信、長虹、光峰、德州儀器(TI)等上百家上下游企業達成的共識是,未來激光顯示產業將進入快速增長區間。
仔細觀察第三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藍科技分析,五重利好加持下的激光顯示將迎來質的躍升。
一重利好:激光顯示是“十四五”規劃戰略部署,蓄力發展激光顯示技術。
早在2007年,海信就率先邁向“無人區”激光顯示技術陣營。當年,海信獲得國家“863計劃”針對激光顯示技術的項目支持。而當時的背景是,中國彩電業雖然有整機生產能力,但卻不能掌握核心技術,日韓仍是主導者。為了彩電業的未來,從國家和企業層面已經開始考慮在顯示技術上進行突破。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海信激光顯示技術的誕生不僅僅代表海信自己,更肩負著國家對彩電制造業擁有核心顯示技術的重任。
此后,海信激光電視的故事逐漸被眾人熟絡。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任愛光在此次論壇上表示,工信部一直高度重視激光顯示產業的發展,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將按照“十四五”規劃戰略部署,加大對激光顯示產業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激光顯示在超高清視頻領域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積極推動激光顯示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據了解,2021年,激光顯示與第三代半導體一起,已經被共同列入科技部“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等“十四五”重點專項。
二重利好:產業生態完善國產化率有望達75%以上,2024年成本可下降40%。
從目前市場需求看,盡管激光電視整體增幅可觀,但由于價格相對較高,對普及激光電視是一個最大的不利因素。
不過,隨著海信激光顯示技術迭代加速,圍繞激光顯示產業鏈日趨完善,零部件國產化率不斷提高,未來兩年激光電視的價格有望大幅下探。
海信激光顯示公司總經理、首席科學家劉顯榮接受采訪時透露,激光電視核心器件和部件的國產化已經全面開展,預計3年內國產化比例將提升到75%-80%。
根據海信規劃,2024年激光電視的系統集成化將進一步提升,客廳場景下的主機體積將減小到目前的一半,成本降幅將超過40%。再加上激光電視健康護眼優勢,未來的市場需求是可以預見的。
三是中國激光顯示專利技術全球領先,形成了完整的激光電視產業鏈。
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表示,中國研究機構和企業用20年的時間,證明了激光顯示原理可行、技術可行、產業可行,目前專利申請量國際領先,專利布局全面,初步形成了專利池,正在形成較完整的激光電視產業鏈。今后3-5年,中國激光顯示將實現從技術領先到產業領先的跨越。激光顯示產業在2025到2030年之間將產生重大突破,全面達到超高清顯示BT.2020國際標準的要求,成為下一代顯示產業的主流。
目前為止,全球激光電視銷量的90%來自于中國。以海信為例,目前是全球在激光顯示技術上專利最多的企業。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經累計申請1439項國內外專利,授權575項。
四是科技巨頭加入激光陣營,行業發展進入佳境。
資本嗅覺是最靈敏的。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權威機構給出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長江證券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管泉森表示,激光電視是一個增長快、潛力大的新興品類,滲透率快速提升。橫向對比80英寸以上的產品,激光電視的價格優勢十分明顯,而在同等價格下,激光電視不斷進行亮度提升、分辨率提升、音質提升和尺寸種類的拓展,是當前最具性價比的大屏選擇。基于中產家庭滲透率與彩電總保有量的交叉測算表明,激光電視長期空間或在600萬臺左右。
如果說2007年海信剛進入激光顯示陣營是孤單的,而現在則有數十家企業進入激光顯示領域,甚至激光電視的品牌數量可以媲美液晶電視。
目前,中國市場上可監測到的激光電視品牌數量已經有34家,而同時納入奧維云網監測的液晶電視品牌也只有40個。
隨著激光顯示陣營不斷壯大,吸引了三星、索尼、LG,以及愛普生、惠普、明基等全球玩家不斷加入。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的主流,激光顯示技術在海信的市場培育和技術迭代下,已經擺脫了中國缺少顯示技術的天花板,而廓清了未來的方向。這是中國彩電業幾十年來,第一次在全球主導顯示技術。
五是激光顯示C端和B端雙輪驅動,未來激光顯示無處不在。
作為高端品牌,激光電視的用戶群體有“兩高”特征,顯示出激光電視在精英人群中,已經成為高端、大屏的首選。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發布《2021激光顯示產業發展及用戶體驗白皮書》顯示,高知、高收入人群是激光電視的主要消費群體。從收入來看,激光電視用戶的家庭收入集中在15-40K,占比達64.3%。其中,海信激光電視的部分用戶超過60%為私營企業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以及中高級管理人員。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激光電視的年度復合增長率達181%,預計今年同比增長超80%。
激光顯示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正在由過去的C端用戶向B端轉移,從而形成商用和家用雙輪驅動效應。
根據海信的規劃,未來與其他技術融合創新,激光顯示技術將擴展到抬頭顯示(HUD)、VR顯示、影院顯示、全息影像、工業物聯等眾多領域,真正實現顯示無處不在。
本文原創于藍科技 未經授權任何網站及平臺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