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11:07 | 來源:新浪財經綜合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大地海洋一家專注于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廢礦物油、廢乳化液等危險廢物的收集、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置業務。......
????????7月28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杭州大地海洋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地海洋”)首發上市注冊申請獲證監會同意。深交所官網顯示,大地海洋的IPO申請于2020年7月6日獲深交所受理,期間經過五輪審核問詢,于2021年3月18日通過創業板上市委的審核。
????????大地海洋一家專注于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廢礦物油、廢乳化液等危險廢物的收集、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置業務。大地海洋本次首發上市計劃發行新股不超過2100萬股,擬募集資金40349.08萬元,將用于年27萬噸廢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智能立體倉庫建設項目、廢棄資源深化利用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財務“體檢”質量堪憂
????????財務數據顯示,2017-2020年,大地海洋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2億元、3.28億元、4.48億元和4.78億元,2018-2020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35.47%、36.4%和6.8%。不難看出,大地海洋營收規模在經歷2018年及2019年的高速增長后,在2020年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大地海洋的應收賬款卻持續大幅攀升。2017-2020年,大地海洋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89億元、2.98億元、4.08億元和5.06億元,分別相當于當期營業收入的119.19%、90.7%、91.14%和105.88%;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2.58億元、2.69億元、3.58億元和4.32億元,在流動資產中的占比達到74.27%、74.22%和83.09%。尤其是2020年,在營業收入僅小幅增長6.8%的基礎上,大地海洋的應收賬款余額增幅則高達24.08%。
????????應收賬款的大幅增加,隨之而來的自然是應收賬款周轉率大幅走弱、業務回款能力顯著下滑。當然,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的最直觀體現就是公司不斷加大的現金流壓力。盡管在2019年和2020年,大地海洋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6191.19萬元和7916.68萬元,但是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卻分別僅為506.26萬元和1973.22萬元,完全無法覆蓋同期投資活動產生的1.22億元和1.51億元現金凈流出額。
????????在此背景下,大地海洋不得不通過加大幅提高舉債規模來補償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支出,短期借款余額從2017年末的5500萬元,中間經歷2018年末4900萬元的小幅回落后,一路增加到2020年末的7735.17萬元,長期借款余額2020年末更是高達13432萬元,而2017年及2018年期末長期借款余額則為0。
????????應收補貼款帶來的壓力逐年加大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大地海洋的應收賬款主要由應收基金補貼款構成。2017-2020年期末,大地海洋應收基金補貼款余額分別為26628.68萬元、27505.19萬元、39061.13萬元和49817.02萬元,占期末應收賬款余額比例分別為92.21%、92.39%、95.74%和98.40%,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
????????對此,大地海洋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近年來,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與支出不平衡的影響,基金缺口逐年增大,基金補貼延遲數年發放,已成為所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
????????數據顯示,2017-2020年,大地海洋確認的基金補貼收入金額分別為10458.45萬元、12496.87萬元、14272.08萬元和14790.22萬元,但報告期內,大地海洋收到的基金補貼均為2018年之前確認的應收基金補貼款,2017年第三季度及之后確認的應收基金補貼款尚未回款。
????????采購數據存在重大造假嫌疑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2020年,江蘇雙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雙贏”)分別為大地海洋的第二、第二、第一和第一大供應商,采購額分別為1543.84萬元、1495.58萬元、6165.06萬元和10772.3萬元。且基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計算原則,大地海洋對江蘇雙贏的采購額中包含對江西淘綠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江蘇淘綠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樟樹市分公司的采購額。
????????據天眼查顯示,江蘇雙贏成立于2017年,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截至到2020年末實繳資本為零、社保繳納人數為零;江西淘綠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截至到2020年末實繳資本為零、社保繳納人數為零;江蘇淘綠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樟樹市分公司成立于2017年,其總公司江蘇淘綠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截至到2020年末實繳資本為零、社保繳納人數為零。
????????也就是,這幾家無實繳資本、無全職員工的公司,不僅在成立當年即為大地海洋提供了1543.84萬元的原材料供應,而且在2020年這一年采購額竟已高達上億元——這不得不令人懷疑大地海洋在招股說明書中所披露采購數據的真實性。
????????此外,招股說明書顯示,大地海洋于2017年度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至2019年度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后,公司已重新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并取得了編號為GR202033000998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不過,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末,大地海洋員工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合計僅有15.72%,技術人員占比為10.93%;且2019年和2020年,大地海洋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僅為2.70%和2.75%、均未達到3%的水平,上述指標均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管理辦法》中的規定。
????????在各項硬性指標均未達標的情況下,大地海洋的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又是如何獲得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