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10:51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杰創智能此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股票總量不超過2562萬股(不含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7月16日,杰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杰創智能”)IPO申請通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的審核,不過,自2020年12月提交IPO申請以來,杰創智能的上市進程并非一帆風順,中間經歷過短暫的中止審核的進程。
????????早在3月23日,因杰創智能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主動申請中止發行上市審核程序,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下稱“《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深交所中止杰創智能發行上市審核。
????????這種中止審核的狀態一直延續到5月6日,因杰創智能已完成財務資料更新,根據《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六條的相關規定,深交所恢復杰創智能發行上市審核,直到7月16日杰創智能成功過會。
????????杰創智能此次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股票總量不超過2562萬股(不含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公司擬募集資金6億元,其中1.38億元用于智慧城市平臺升級及產業化項目,9257萬元用于智慧安全產品升級及產業化項目,1.1億元用于杰創研究院建設項目,2.6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項目。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7月9日,孫超、龍飛、謝皚霞合計直接持有杰創智能37.32%的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超、謝皚霞系夫妻關系,兩人分別持有公司18.58%、7.98%的股權。龍飛現任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在公司成立初期便與孫超、謝皚霞夫婦一起負責公司運營。
????????據了解,國泰君安(16.690, 0.10, 0.60%)證券為杰創智能IPO的保薦機構,不幸的是,同樣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物聯網科技企業”并由國泰君安證券保薦的匯川物聯,卻在3月上會審核時被否決了。盡管杰創智能已通過交易所審核,但仍需要向證監會提交注冊申請獲批才能正式上市,其上市進程仍有不確定性。
????????改變收入確認粉飾業績未及時披露
????????根據招股書的披露,2018-2020年,杰創智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22億元、7.34億元、10.3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6.34%。畸高的業績增速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因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56.34%的年復合增長率在155家創業板注冊制上市公司中的排名可以進入前十。
????????根據招股書的披露,杰創智能是一家堅持自主研發和創新發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推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城市、智慧安全領域的產業化應用,為客戶提供涵蓋業務咨詢、方案設計、設備采購、產品研發、系統集成及運營維護的全周期綜合解決方案。
????????招股書顯示,杰創智能系統集成項目設備和材料主要來自于外購,部分安全產品和軟件自研自產,軟件產品則是自行開發同時輔以外購。杰創智能根據客戶需求定制軟件,或為系統集成開發部分配套軟件。
????????杰創智能安全產品主要采用自行加工和外協加工結合的生產模式,即杰創智能根據在手訂單和預測需求情況安排生產計劃,按照客戶的需求設計產品圖紙,將硬件生產工序進行外包,最后再由生產部進行工藝檢查、軟件燒錄、軟硬件集成、整機組裝和測試、質檢等工作。
????????也就是說,杰創智能所謂“自行加工和外協加工結合的生產模式”,本身不提供任何產品,主要工作就是向外采購產品進行組合后再高價賣給客戶。僅從生產模式來看,杰創智能更像是一個中介服務商。
????????這種另類的生產模式也引起了監管的關注,交易所要求杰創智能補充說明以下三個問題:1.系統集成項目設備和材料區分外購、自研自產,軟件產品區分自行開發、外購的主要商業考量;2.招股說明書所稱“公司根據客戶需求定制軟件,或為系統集成開發部分配套軟件”的具體含義;3.按外購、自產、外協加工補充披露各類業務軟件、硬件產品的具體來源及對應收入、成本金額;安全產品的設計工作是否由發行人獨立承擔及各合作主體的角色、投入及產出差異,在硬件生產流程全部外包的情形下,發行人將該類模式稱為“自行加工和外協加工結合的生產模式”是否準確。
????????而且,這種主要靠外包的生產模式又是如何獲得收入的高增長的?2018-2020年,杰創智能系統集成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4.42%、19.83%和26.45%,這同樣引起了監管的注意,要求杰創智能對上述毛利率與系統集成全行業平均毛利率相比較是否合理、變動趨勢是否一致進行明確說明。
????????多次問詢的結果顯示,杰創智能似乎通過改變收入確認政策導致業績猛增,即收入猛增與2017年8月進行了收入確認政策變更有關。彼時,杰創智能將系統集成業務收入由終驗法修改為完工百分比法。招股說明書(上會稿)顯示,杰創智能完工百分比法按照實際成本投入的進度逐步確認收入,而終驗法在完工后一次性確認收入。即一個按進度計算收入,一個是完工后一次性確認收入。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杰創智能首份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并沒有對上述政策修改的具體影響進行模擬,后在深交所的強烈要求下,杰創智能才正式將模擬測算以終驗法確認收入的情況予以披露——這里是否存在信披違規的情形?
????????數據顯示,在終驗法下,杰創智能2018-2020年的營業收入全面下降,與完工百分比法形成天壤之別。具體來看,2018年的營收由4.22億元降為3.71億元,2019年由7.34億元降至6.89億元,2020年由10.32億元降至7.41億元;尤其是是2020年,營收降幅高達近三成。
????????與此同時,在終驗法下,杰創智能2018-2020年的凈利潤也出現較大的下降,其中,2018年由4542.96萬元降為2119.47萬元,降幅高達53.3%;2020年由1.67億元降至1.23億元,下降26.3%;三年合計凈利潤由2.74億元降為2.07億元,降幅近四分之一。由此可見,杰創智能將系統集成業務收入由終驗法修改為完工百分比法,大幅增加了營收和凈利潤,一定程度上粉飾了賬面業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