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13:5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REITs全稱為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是指在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通過證券化方式將具有持續、穩定收益的不動產資產或權益轉化為流動性較強的...
基礎設施公募REITs來了!相信最近大家最近在各種平臺刷到了不少關于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信息,有一些小伙伴可能已經躍躍欲試,那基礎設施公募REITs究竟是什么?又有什么特點?快來和國海富蘭克林基金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基礎設施公募REITs
REITs全稱為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是指在證券交易所公開交易,通過證券化方式將具有持續、穩定收益的不動產資產或權益轉化為流動性較強的上市證券的標準化金融產品。
在投資標的方面,基礎設施公募REITs限定主要投資于不動產的基金。本次試點的基礎設施包括倉儲物流、收費公路、信息網絡、產業園區等,不包括住宅和商業地產。簡單來說,基礎設施公募REITs可以讓投資者們用較少的資金參與到大型基建項目中,從而分享項目的基礎收益和資產升值。
基礎設施公募REITs與普通公募基金有何不同?
作為一名投資者,相信大家對常見的公募基金例如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并不陌生。那么,公募REITs和大家比較常見的公募基金有什么不同呢?其實,公募REITs也是公募基金的一種,只不過在投資標的、發行定價以及市場波動等方面與其他公募基金產品有些不一樣。
基礎設施公募REITs特點:
根據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規定,基礎設施基金具有以下特點:
1.投向明確
80%以上基金資產投資于基礎設施資產支持證券, 并持有其全部份額;基金通過基礎設施資產支持證券持有基礎設施項目公司全部股權。
2.強制分紅
采取封閉式運作,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合并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額的90%。
基礎設施公募REITs投資價值:
1.投資門檻低
眾所周知,直接投資不動產和基礎設施例如投資一條高速公路所需費用一般都非常高,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可謂“遙不可及”。而如果購買REITs,幾百或幾千元就能實現“包租公”的夢想,大大降低了投資門檻。
以這次首批公募REITs為例,場外認購最低門檻在100元—1000元不等,上交所上市的公募REITs場內最低認購門檻是1000元;深交所上市的公募REITs場內最低認購門檻是1000份。
2.項目優質
首批項目涵蓋收費公路、產業園、倉儲物流、污水處理、生物質發電等主流基礎設施類型,覆蓋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等重點區域,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行業及高科技、特色產業園區等,聚焦優質資產,創新規范并舉,投資者可以享受到優質稀缺資產的價值提升和運營收益。
3.分散投資風險
根據國際經驗,公募REITs可以提供相對穩定的分紅收益,其總的長期復合回報也相當可觀。另外,公募REITs與股票、債券等其他金融資產關聯性低,風險分散效果也較好,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3) 分紅比例高。
根據規定,公募REITs需穿透合并底層項目公司報表;秉承“應分盡分”原則,基礎設施基金應當將90%以上合并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額以現金形式分配給投資者。基礎設施基金的收益分配在符合分配條件的情況下每年不得少于1次。
基礎設施公募REITS風險:
1.運營風險
根據規定,REITs80%以上基金資產投資于基礎設施資產支持證券,因此收益率和基礎設施項目的運營情況密切相關,基礎設施項目可能因為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受到影響。經濟下行、不動產市場波動等因素可能導致租金收入拖欠、物業資產無法正常運營以及資產估值下跌等后果,投資者需要關注這方面的風險。
2.流動性風險
由于基礎設施公募REITs采取封閉式運作,項目存續期較長,且不可提前贖回,只能在二級市場交易,因此,投資者參與REITs交易可能面臨流動性不足的風險。
在樂觀的市場前景、穩健的收益預期、火爆的投資熱情面前,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提醒您,一只REITs基金運作的好壞,與底層資產的權益屬性和管理人運營底層資產的能力密切相關,投資者仍需關注該類產品對風險收益特征的揭示,產品投向底層資產的持續運營情況,產品自身的風險等級等,才能做到“明明白白投資,清清楚楚收益”。
風險提示:本文件中所表達的觀點以及陳述的信息是一般性的觀點和信息,其與具體的投資對象、財務狀況以及任何的特殊需求無關。文件中所表達的觀點不構成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建議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隨情況的變化而發生改變。這些觀點不必然反映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何部門的觀點。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盡力嚴謹處理本文件中所述的觀點和信息,但并不就其準確性作出保證。如果您需要進一步的觀點與信息,請與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