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 09:4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拓展權益融資渠道、優化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2020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基礎設施領域的公募REITs試點工作。同年8月7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9月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公募REITs業務相關配套文件的公開征求意見稿。今年1月30日,滬深兩市交易所、證券業協會正式頒布了公募REITs業務的配套細則,公募REITs的監管配套逐步完善。5月14日,首批9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獲滬深交易所審核通過,5月17日,首批公募REITs正式獲批,標志著基礎設施公募REITs正式落地。
公募REITs最早起源于美國20世紀60年代初,隨著歐美等發達國家相繼啟動了公募REITs的發行。發展初期,公募REITs發行集中在商業房地產領域,主要包括寫字樓、租賃住房、酒店住房、商業零售和高新技術園區等。經過多年發展,現在已向水務設施、電力設施、收費公路等基礎設施領域延伸。截止2020年底,已有近40個國家/地區設立了公募REITs市場,全球公募REITs產品總市值超2萬億美元,規模最大的地區是美國;亞洲而言,日本、新加坡和香港三地REITs規模占整個亞洲超90%。
對于我國而言,基礎設施公募REITs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對有效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內循環、拓展權益融資渠道、優化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首先,公募REITs可以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助力我國基建強國建設。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14.93%、3.8%、3.8%和0.9%,增速快速下滑。增速下滑背后,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而公募REITs產品可以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進行補充。
其次,公募REITs有助降低宏觀杠桿率,緩解地方債風險,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基礎設施領域“擴大投資”和“去杠桿”難以兼顧,以往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以“債權融資”為主,導致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不斷累積;而公募REITs是權益性產品,可以通過“股權融資”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緩解地方政府資金缺口,并降低我國宏觀杠桿率。
此外,公募REITs作為投資工具,為大類資產配置提供了新的選項。由于公募REITs與股票、債券的市場表現相關性較低,且不同國家/地區的公募REITs的市場表現相關性也很低,因此公募REITs具備大類資產配置中降低相關性、分散風險的屬性。
富國首創水務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就是以水務處理基礎設施為基礎資產,項目包括深圳市福永、松崗、公明水質凈化廠BOT特許經營項目及合肥市十五里河污水處理廠PPP項目2個子項目。富國基金首發的水務類公募REITs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而水務基礎資產有特許經營的排他性、現金流穩定、毛利率較高、抗周期性強的基本特征,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投資工具。
總體而言,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巨大,公募REITs的發行可以有效盤活優質的基礎設施資產,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同時也豐富了我國投資者的投資工具,進一步滿足了投資者的需求。未來我國公募REITs將繼續推進,規模逐步擴大,領域逐步延伸,將進一步豐富我國公募基金的產品分類,推動公募基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