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13:49 |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7日,上市A股2021年一季度業績正式展開披露工作,截至4月20日,目前已有297家公司率先公布了今年首季的業績。
近日,隨著一季報的公布,私募基金的持倉圖譜也逐漸顯現,目前高毅資產的馮柳、鄧曉峰、孫慶瑞三位明星基金經理已多次在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或流通股東名單中現身。身為同一私募公司的基金經理,馮柳、鄧曉峰、孫慶瑞一季度雖然持倉不同,但關注方向卻有相似之處,均對醫療器械類公司抱以了極大的興趣,一季度分別增持了南微醫學、愛博醫療、通策醫療。
醫療器械公司投資價值
受高毅明星基金經理集體追捧
4月7日,上市A股2021年一季度業績正式展開披露工作,截至4月20日,目前已有297家公司率先公布了今年首季的業績。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一季度的持倉也隨之漸次揭開面紗,以私募基金為例,有69家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或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了私募基金的身影。
身為知名百億私募,高毅資產的一舉一動總是備受市場關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馮柳、鄧曉峰、孫慶瑞三位高毅資產的明星基金經理的持倉圖譜均已有所顯現,觀察可以看到,三位基金經理一季度似乎都對醫藥器械類公司抱以了極大的熱情,馮柳增持了南微醫學,新晉成為了南微醫學的第五大流通股股東;鄧曉峰買進了愛博醫療,掌管的兩只基金分別新晉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東和第十大流通股股東;孫慶瑞則進駐了通策醫療,成為了公司的第十大股東。
觀察上述三家公司今年首季的業績表現,均實現了不俗的成長性,尤其是通策醫療和愛博醫療。身為口腔醫療龍頭公司,通策醫療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大幅增長了227.34%、986.58%;愛博醫療主要針對白內障和屈光不正兩大類造成致盲和視力障礙的主要眼科疾病,今年一季度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公司人工晶狀體及角膜塑形鏡銷量較上年同期及2019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長,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也分別同比實現了222.01%和954.25%的巨幅增速。
表1: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倉
表2: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持倉
表3:高毅慶瑞6號瑞行基金持倉
一季度減持海康威視后
馮柳近日再次參與公司調研
除了增持南微醫學,馮柳一季度期間還新晉成為了北鼎股份的第三大流通股股東,季度末持股70萬股,持有金額1688.4萬元。另外,去年三季度被馮柳建倉的龍蟠科技,今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則已不見了高毅鄰山1號基金的身影。與此同時,觀察顯示,馮柳對其第一大重倉股海康威視也在一季度進行了3500萬股的減持,而在去年三季度首次進駐公司前十大股東后,四季度期間馮柳對其的操作是1900萬股的繼續增持。
身為安防龍頭,海康威視一直以來都得到了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股東中不僅有馮柳掌舵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還有千億“公募一哥”張坤掌管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型基金。不盡相同的是,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型基金一季度對海康威視進行了2000.01萬股的加倉。但統計數據也可以發現,張坤對于海康威視的態度其實也在其掌管的不同基金中亦呈現了步調并不一致的操作,比如其管理的另外一只基金易方達中小盤混合,去年四季度末曾持有3000萬股海康威視股份,但今年一季度已不再持有。
雖然海康威視被馮柳予以了一定規模的減持,但目前海康威視仍是馮柳的第一大重倉股,季度末合計持股120.19億元。而近日,隨著年報、一季報的密集公布,機構的調研熱情也在日漸升溫,馬不停蹄的進行研究為調倉換股做準備。4月份以來,海康威視依然是市場中機構關注度最高的公司,4月17日公司接待了484家機構的集體圍觀調研,其中也出現了馮柳的身影。與此同時,睿遠基金、景林資產、淡水泉、摩根士丹利等國內外知名機構也都對海康威視有著極大的興趣,紛紛參與了近日的調研活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