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8 14:13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周,全球股市表現整體疲軟,而中國香港、巴西、日本、德國主要股指受到資本追捧,“逆勢上揚”。其中,以恒生指數為代表的的港股市場以0.87%的漲幅位居第二。目前港股振...
上周,全球股市表現整體疲軟,而中國香港、巴西、日本、德國主要股指受到資本追捧,“逆勢上揚”。其中,以恒生指數為代表的的港股市場以0.87%的漲幅位居第二。目前港股振幅較之前有所收窄,仍處于牛市不同階段之間的調整過渡期。
對于港股投資者來說,市場何時結束修復是大家的關注重點。在這個階段,“防守反擊”是投資者應選擇的策略。“防守”端,適當關注弱周期投資標的,如消費行業;“反擊”端,重視抓住核心資產的短線回調機會,特別是股價走勢高位回落、有企穩跡象的互聯網公司。
圖:過去一周南向資金分行業凈流入
(資料來源:WIND)
從個股來看,騰訊控股(0700.HK)、美團(3690.HK)等大盤股成為機構“反擊”標的,近幾周跌幅收窄,前者上周更是逆勢收漲0.80%,(本周股價表現按實際情況調整)。魯大師(3601.HK)等小盤股也成為資金心儀的低估品種,吸引機構搶奪籌碼。(魯大師股價走勢表現,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魯大師PE不到10倍,在開年來漲幅居前的港股陣營中,估值相對更具吸引力。
魯大師舉辦新業務發布會,打造綜合服務平臺
魯大師誕生已經10年了,自從在港股上市后,一直被認為是“小盤股”。雖然資本市場對它的關注不算多,但是如果從近半年魯大師在企業經營上的一系列動作,尤其是3月24日舉行的新業務發布會來看,大家對魯大師長期以來的認知可能要發生改變。
簡單概括,一方面在原有主營業務上持續創新深耕,是為“守正”,這包括魯大師軟件版本的持續升級,在已經十分完善的基礎上再優化,以及logo升級,對內確立新的心態、對外樹立新的形象;另一方面不斷在新業務上進行探索,是為“出奇”,這包括對廣受關注的SaaS項目魯大師Pro進行升級,滿足中小企業更多樣化的需求,以及發布了電動單車評測并透露將進軍電動車評測,打開新的商業價值想象空間。
現在的魯大師,“守正”+“出奇”并舉,已經完全擺脫了那個主打PC評測產品的企業屬性,而變成了一個面向智能終端提供評測等相關軟件服務的綜合平臺。魯大師已經具備一個潛力成長股的基本特質,不應再被當作“小盤股”看待。
1.“守正”:既有的評測服務“高位再進化”
多年來,魯大師一直在對原有主營業務進行持續的創新深耕,在3月24的發布會上又發布了PC新版,糾正數據不準的原因,這讓魯大師的“基本盤”用戶得以以更準確、更可以進行橫向對比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硬件,并對應采取相關行動。
一般而言,一個產品的發展時間越長就越為成熟,各方面的需求幾乎都被照顧到了,這時候再進行體驗的升級會比以往更為困難,但對魯大師而言,這并不是停下的理由。
作為老牌PC硬件評測產品,魯大師正在經歷“高位再進化”——在已經十分成熟的產品功能上進行更多細化體驗的挖掘。
這次我們看到的評測數據優化,其背后是一系列評測機制的再審視、再優化,從硬件評測的專業、權威角度來看,絕非修改代碼那么簡單,需要綜合考慮市場上硬件發展狀況以及用戶多樣性的硬件配置需要。
當然,盡管很難,但它始終是魯大師的“分內事”,是企業發展“守正”的過程,而魯大師沒有讓早就在評價數據方面有所期待的用戶失望。
不止于此,此次發布會上,魯大師還進行了全新的logo升級:
可以看出,新logo整體上體現出年輕化、扁平化、潮流化的意味。
Logo升級的背后,對內表達了魯大師從PC時代“老將”這個身份認同中解脫過來,獲得更年輕化、更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外則展示了魯大師始終與潮流融合的形象,更貼近用戶群體的感性認知,不再過分專業嚴肅而拉近心理距離。
這是一種必然,長年積累的品牌要重新再出發,更改logo是必要動作,但這件事也代表著魯大師將品牌持續運營與深耕的決心,透露出魯大師在堅守主業的同時迫切希望業界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而心理認知這件事能不能扭轉過來,可能更多的還是得看魯大師“出奇”的動作。
2.“出奇”:遵循硬件主線突破新業務想象力
除了深化PC評測產品,魯大師的新業務還能怎么做?
這個問題,放到幾年前,可能多數人的回答是“進軍智能手機”。時至今日,雖然魯大師在我們的“想象力范圍”內推出了智能手機相關的產品,但是,它更出彩的是那些超出我們想象力的新業務探索,是硬件主線下的“出奇”動作。
這在此次發布會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魯大師把廣受關注的SaaS項目魯大師Pro進行了新版再升級,以照顧更多中小企業硬件管理的多樣化需求。
當初魯大師Pro的出現,刷新了業界對魯大師To C產品的固有印象,一舉突破了To B場景,這種新業務場景的探索對PC時代過來的產品們無疑提供了某種引導思維。
現在,新版本表明魯大師在這條道路上更有自信,這應當是因為產品切中了B端客戶的現實需求而在市場上表現頗為亮眼,推動著魯大師更進一步。
然后,則是更加讓業界意外的出行智能終端評測業務。
之前魯大師已經與九號、寶島等電動單車達成了合作,此次發布會,魯大師正式揭曉其將進軍電動單車評測行業。
而不止于此,在發布會上,魯大師CEO田野還透露了未來將會進軍電動車評測行業——顯然,這是一塊更大的蛋糕,在電動車逐漸成勢的今天,魯大師將以一個PC時代“老人”的身份成功與最前沿的趨勢走到一起,分享紅利。
可以看到,在硬件主線下,魯大師不斷打開著新的商業價值空間,不出意外,未來魯大師的評測陣營中還將加入更多硬件終端產品。
結語
如何衡量一個“舊時代”過來的企業是否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標準可能有很多,但一個被業界逐步公認的看法是,企業能否在保證原有基本業務實現穩定發展的同時,推進“第二曲線”業務的快速成長,從而獲得穩定的基本面與面向未來的價值潛力。
從魯大師近來的動作看,“守正”實現了基本業務的高位再進化,而“出奇”則逐步構建起屬于品牌的“第二曲線”,從新的路徑出發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且這個機遇還處在起始期,擁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所以,再以單純擁有PC產品的思路去看魯大師,已經不合時宜,“小盤股”只代表魯大師的過去,資本更應該看到魯大師從硬件評測出發所挖掘的價值成長性,從而對魯大師進行全面的價值重估。
也許,魯大師就是那個人人都在尋找的、處在所謂“價值洼地”的科技股,起碼,資本有必要拋棄“小盤股”認知,湊近了再認真審視下這個企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