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09:5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殷高峰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choice數據顯示,上半年陜西收入前十的上市公司里,陜西煤業、陜天然氣、金鉬股份等屬于能源資源類企業,中航飛機、航發動力、彩虹股份和陜鼓動力等都是制造類企業。...
57家陜西本地上市企業半年報整體表現較好。陜西5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473.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8%,同比增速較一季度提升2.53個百分點,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22.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較一季度的同比下降7.15%出現大幅回升,與二季度中國經濟持續復蘇的趨勢一致。
41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
“從上半年陜西上市公司的數量看,首先陜西上市公司的數量比2019年增加了3家,這也反映了更多優質陜西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財稅專家、西北大學國際商學院客座教授仝鐵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整體上看,今年上半年陜西的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多、經營業績好的企業還是集中在傳統的資源類和制造類企業,旅游、餐飲、消費等行業的企業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大。”仝鐵漢表示。
根據choice數據顯示,上半年陜西收入前十的上市公司里,陜西煤業、陜天然氣、金鉬股份等屬于能源資源類企業,中航飛機、航發動力、彩虹股份和陜鼓動力等都是制造類企業。
“采掘行業仍是陜西上市公司中的第一大行業,上半年實現營收425.05億元,占陜西上市公司總營收的近三成;緊隨其后的是電氣設備行業,實現營收266.71億元,占比18%;第三位是國防軍工行業,實現營收253.42億元,占比17%。這三個行業合計貢獻了陜西上市公司64%的營收。”開源證券資深投資顧問劉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盈利方面,今年上半年,陜西有41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占57家企業的72%。
“從歸母凈利潤角度來看,上述三個行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2020年上半年共實現歸母凈利潤約97.07億元,貢獻了陜西上市公司整體近八成的盈利。各行業板塊中,電子、商業貿易、醫藥生物和休閑服務板塊出現虧損,體現了消費和服務業復蘇落后于生產的狀況。”劉浪表示。
“從增速角度來看,陜西上市公司涉及的17個行業中,有10個行業的業績出現負增長,除了出現虧損的電子、商業貿易、醫藥生物和休閑服務板塊,還包括有色金屬、建筑裝飾、化工、公用事業、房地產和采掘板塊,表明雖然經濟復蘇進程仍在持續,但上半年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尚未得到完全消化,下半年經濟復蘇仍然是艱巨的任務。”劉浪稱。
“不過,與一季度相比,多數行業增速跌幅收窄,考慮到更多經濟刺激政策和財政支持在三季度落地,預計三季度陜西上市公司的業績將繼續改善。”劉浪進一步分析稱。
隆基股份逼近陜西“盈利王”
今年上半年,陜西煤業以49.86億元的凈利潤連續第4年摘得陜西上市公司的“盈利王”。盈利規模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別是隆基股份的41.16億元和西安銀行的13.48億元。
在劉浪看來,陜西煤業是陜西上市公司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上半年實現營收超387億元,營收規模獨占鰲頭,一家公司貢獻了陜西上市公司整體四分之一的營收,凈利潤雖然較上年同期出現下滑,但仍然高達49.86億元,在陜西上市公司上半年總盈利中占比超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半年報,隆基股份凈利潤尚不足陜西煤業四分之一。2018年、2019年上半年,隆基凈利潤約是陜煤的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隆基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104.83%,凈利潤達到了陜西煤業的82%。
“陜西另一個重量級企業則是隆基股份,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01.41億元,逆勢實現了近43%的高速增長,盈利能力則更加突出,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1.16億元,占陜西上市公司總盈利的三分之一。”劉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隆基股份已成為全球光伏行業龍頭,其業績快速增長體現了經濟發展新動能的作用。
上半年陜西上市公司公司中業績表現最差的企業則是彩虹股份,雖然公司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從去年同期的20.86億元提升至39.40億元,躋身陜西上市公司營收前十位,但卻持續虧損,并且虧損數額從上年同期的2.41億元擴大至16.78億元,成為陜西上市公司中虧損最大的企業。“彩虹股份的困境主要是由于LCD面板行業當前整體處于周期底部,行業進入產能出清階段。”劉浪分析稱。
在仝鐵漢看來,投資者在分析企業利潤時,不但要看利潤總額,還要看利潤的來源和結構。如果一家企業主業經營出現虧損,主要是靠收到政府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實現盈利的,那么就意味著這家企業在經營與管理方面還有一定的改善和提升空間。“從盈利能力來看,陜西的上市公司出現了結構性變化,對虧損金額大或連續虧損的企業來講,下半年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