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 09:15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聲電子第一大股東上聲投資是上聲電子員工持股平臺,上聲投資旗下公司蘇州和盛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和盛實業”)作為關聯方,與上聲電子存在資金拆借。...
來源:科創板日報
原標題:車載揚聲器生產商上聲電子闖關科創板 歐美車企推遲復工影響上半年營收
《科創板日報》(記者 王俊仙)訊,近日,上交所正式受理蘇州上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聲電子”)科創板上市申請,上聲電子擬募資約4.47億元用于“擴產揚聲器項目”、“擴產汽車電子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招股說明書顯示,上聲電子股東包括上聲投資、同泰投資、元和資產和元件一廠,四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5%、25%、24.16%和15.84%,其中,元和資產全資控股元件一廠,因此這兩名股東合計持有上聲電子40%股份。
###來源上聲電子招股書申報稿
以此看來,元和資產及其下屬公司實際控制40%股權,上聲投資實際控制35%股權。但上聲電子認為公司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公司不存在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東。”上聲電子表示,雖然元和資產與上聲投資實際支配公司股份表決權均超過30%,但雙方持有權益相近。任何單一股東及其關聯方無法控制公司股東大會或公司董事會,公司股東經營理念一致,治理結構穩定。
據悉,上述四家股東還簽訂了《關于不存在一致行動協議及不謀求控制權的承諾函》。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實際控制人的認定,無法通過設定指標進行量化規定,因此,監管部門要求公司方遵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予以認定。管理層對于科創板IPO企業會更為關注一些,會從嚴適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不過上聲電子也提示風險稱,未來如果股東經營理念發生分歧,在重大經營和投資活動等決策時,可能因決策效率降低而貽誤業務發展機遇,造成公司生產經營和經營業績的波動。
與關聯方曾有資金借貸
上聲電子第一大股東上聲投資是上聲電子員工持股平臺,上聲投資旗下公司蘇州和盛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和盛實業”)作為關聯方,與上聲電子存在資金拆借。
上聲投資和元件一廠分別持有和盛實業60%和40%股權,上聲電子董事長、總經理周建明、董事、副總經理柴國強以及董事徐偉新、戈曉華同時為和盛實業董事。
根據披露,和盛實業于2017年歸還了當期及以前期間累計形成的往來款項7294.32萬元。雙方拆借關系在2017年清理完,后續未再出現此類資金拆借。
和盛實業經營范圍是生產五金件及其加工表面處理的相關產品;銷售公司自產產品;自有廠房租賃;物業管理。但其實際主營業務為廠房出租。
2019年年初,上聲電子子公司與和盛實業簽署轉讓合同,約定6246.51萬元購買和盛實業四幢工業廠房及對應的土地使用權。
而從上聲電子來說,其描述“資金實力不足”為公司競爭劣勢。2017年末,上聲電子資產負債率高達62.37%,2018年末和2019年末持續下降,分別為48.9%和48.6%。
此次IPO,上聲電子還擬募資5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主要滿足公司現有生產經營規模擴大的資金需求。
海外收入占比超六成
上聲電子是一家汽車聲學產品方案供應商,產品主要涵蓋車載揚聲器系統、車載功放及AVAS,與大眾集團、福特集團、通用集團、吉利控股、蔚來汽車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境外銷售占比超過六成。
2017年-2019年,上聲電子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21億元、12.38億元和11.95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6億元、1.08億元和7758.56萬元。
上聲電子對此表示,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及汽車行業周期性波動的影響,全球汽車銷量表現不佳,公司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等經營業績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歐洲、美洲是上聲電子重要的境外銷售區域,2017年-2019年,上聲電子境外市場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5億元、7.63億元和7.58億元,占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07%、63.41%和64.71%。
來源上聲電子招股書申報稿
而2020年1-3月,上聲電子實現營業收入2.39億元,同比下降13.1%;歸母凈利潤398.67萬元,同比減少1481.37萬元。
上聲電子表示,歐美車企的推遲復工或削減產量,將使公司業績短期內承受較大壓力。目前,公司境內業務3月底已經恢復正常,歐洲地區5月中下旬也已開始恢復生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