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16:45 | 來源:投資時報 | 作者:時雨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成大生物掛牌新三板。2018年4月,新三板于港交所簽約合作,正式實施“新三板+H股”的上市新機制,全國股轉公司找了11家代表企業出席簽約現場,成大生物位列其中...
成大生物近三年來自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收入占比均超九成。如市場出現波動或競爭對手生產出質量更高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則可能導致公司現有市場份額大幅度縮減,持續盈利能力受損
《投資時報》研究員 時雨
經歷過頁巖油項目持續崩盤和旗下知名醫藥服務商標的不再風光,遼寧成大(19.230,0.06,0.31%)(600739.SH)面對資金窘境不得不對手上的現有資源進行洗牌。
一是擬通過大連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競價轉讓遼寧成大所持成大方圓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大方圓)100%股權,二是支持控股子公司遼寧成大生物股份(25.450,0.16,0.63%)有限公司(下稱成大生物)申請科創板上市,這或許意味著“A拆A第一股”即將誕生。
據招股書資料顯示,成大生物是一家專注于人用疫苗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科技企業。該公司核心產品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腦滅活疫苗,2017年至2018年,該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銷量連續兩年位列全球第一名,也讓成大生物坐穩人用狂犬病疫苗龍頭地位。
此次成大生物科創板IPO擬發行不超過4165萬股,擬募資20.40億元用于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分公司人用疫苗一期工程建設項目、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人用疫苗智能化車間建設項目、遼寧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人用疫苗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22.860,0.27,1.20%),目前審查狀態為“已問詢”。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這家全球狂犬疫苗的龍頭企業早前曾掛牌新三板,近年來財務數據持續高漲,一直以來都被遼寧成大當作資本市場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來看成大生物產品過于單一,且應收賬款較高。同時,成大生物此番上市募資會如何使用將是重點。
轉戰科創板
2014年12月,成大生物掛牌新三板。2018年4月,新三板于港交所簽約合作,正式實施“新三板+H股”的上市新機制,全國股轉公司找了11家代表企業出席簽約現場,成大生物位列其中。但此后,成大生物的赴港上市計劃一直被拖延,而同為“新三板+H股”受益者的君實生物(01877.HK)則快馬加鞭,先一步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材料,搶先吃到了港股生物醫藥行業的香饃饃。2018年12月,君實生物正式敲響港股的上市鐘。
次年7月,成大生物發布公告稱終止赴港上市。此前市場曾普遍猜測因為君實生物率先搶占港股生物醫藥行業的概念紅利,導致成大生物對機構詢價不滿意才退出港股,但對于具體原因,該公司最終僅給出“鑒于市場環境變化”的解釋。
同時,科創板橫空出世,讓成大生物將目光鎖定在上海。該公司也因籌辦科創板上市,自2020年2月25日開市起緊急停牌,在此之前,成大生物的股價持續走高,從2019年底的32元/股最高漲至46.1元/股,停牌前最終保持在42.77元/股的價格上,目前,成大生物的市值達到158億元。
九成收入來自狂犬疫苗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7至2019年(下總稱為報告期),成大生物主營業務收入分別12.76億元、13.9億元、16.77億元,凈利潤達到5.55億元、6.27億元、7.2億元。
盡管成大生物近年來業績表現不錯,但《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該公司存在產品結構相對單一的風險。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成大生物來自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0.10%、90.51%和93.46%,占比均超九成。該公司在招股書中稱,如市場出現波動或者競爭對手生產出質量更高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則可能導致公司現有市場份額大幅度縮減,持續盈利能力嚴重受損。
同時,公司雖然聲稱已經在積極開展新產品的研發項目,但新型疫苗能否成功研發還是未知數,同時,疫苗的研發周期較長,產品研發成功后,從申請注冊至新產品市場推廣也需要較長時間。可見,長時間內,成大生物的產品單一性風險無法得到解決。同時資料顯示,華蘭生物(43.600,0.71,1.66%)(002007.SZ)已在2016年底提交了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的上市申請,業內預計該公司在今年有望取得生產批件,一旦上市,其他競品將受到相應的沖擊。
除此之外,成大生物還存在應收賬款占比較高的問題。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5.45億元、5.53億元和5.8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74%、39.78%和35.03%。分析人士指出,成大生物若不能繼續保持對應收賬款的有效管理,公司產生壞賬的可能性將增加,較高的應收賬款規模亦可能導致流動資金緊張,也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數據來源:公司招股書
母公司資本運作意欲何為?
遼寧成大作為一家控股平臺,旗下掌控著醫藥、金融投資、貿易、能源開發共計四大資產板塊。
從成大方圓近幾年的經營狀況來看,2018年起該公司便開始走下坡路,當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滑近74%至1339萬元,而在2019年,成大方圓更是大幅虧損9619萬元。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遼寧成大2019年末負債2.41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加8000萬元,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成大方圓產生了金融借款糾紛,因訴訟官司被凍結了6695.70萬元資金。
近年來,醫藥零售市場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連鎖藥房的并購整合是業界一大熱點,這也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手段之一,很多企業都通過并購和門店擴張實現了業績增長。遼寧成大見勢便趁機尋求成大方圓的轉讓。
至于成大生物,則一直是遼寧成大的穩定收入源。目前,遼寧成大持有成大生物60.74%的股權,2019年公司按權益享有成大生物凈利潤約4.37億元,占到公司凈利潤的近4成。
如今這一拆一賣,如若成功,將大幅好轉遼寧成大的現金水平。但也有市場質疑聲指出,“成大生物的募資是否會用來填補遼寧成大能源開發板塊的資金空洞?”
據遼寧成大年報顯示,該公司旗下能源開發板塊新疆寶明頁巖油綜合開發利用項目2019年虧損4.32億元,該項目總資產為56.1億元,但負債達到57.38億元,凈資產為-1.28億元。
這個曾在2013年募資18.56億元的項目至今也沒能為遼寧成大帶來良好的收益。而除了能源開發的新疆項目虧損,2019年遼寧成大的貿易板塊收入銳減,負責貿易的企業稅前利潤僅9975萬元,同比降幅高達52.9%。
而成大生物將募集資金集中投入于新型狂犬疫苗的研發以及產能的提升,對其業績增長有多大影響?如前面所述,研發未必成功,即使成功,到上市為止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至于產能提升,有分析人士指出,狂犬病疫苗的市場需求比較穩定,很難有所增長。
不過成大生物表示,遼寧成大與成大生物是兩個獨立的公眾公司,公司此次募集資金目的在于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研發能力、推動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成大生物此次沖擊科創板前途究竟如何,仍值得繼續關注。
數據來源:遼寧成大2019年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