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10:04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白駒過隙,科創板的上市公司總數如今已增至110家,開通交易權限的投資者數量突破527萬戶,諸多重磅改革舉措一一平穩落地。科創板,這塊資本市場的“試驗田”,對中國資本市...
原標題:一圖速覽|科創板這一年
2020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滿一年了。
2019年6月13日,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時任上海市市長應勇,共同為科創板開板。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集體上市交易,科創板正式開市。
白駒過隙,科創板的上市公司總數如今已增至110家,開通交易權限的投資者數量突破527萬戶,諸多重磅改革舉措一一平穩落地。科創板,這塊資本市場的“試驗田”,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不斷深入。
在上市端,科創板針對科創企業發展特性,推出了以市值為核心的“5+2”套上市標準體系。對一些過去在A股市場難以上市的企業,包括未盈利企業、紅籌企業、具有差異表決權的企業等,打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上市標準之下,科創板吸引了一大批科創型企業前來申報上市。
截至6月12日,累計有340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其中,110家已經登陸科創板上市,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占A股市場上市公司總數的近3%。110家企業中,不乏眾多過去因企業特質無法在A股上市的公司,例如,澤璟制藥、滬硅產業、百奧泰等未盈利企業,A股首家差異表決權上市公司優刻得、首家紅籌公司華潤微電子等。
在發行端,110家上市公司的發行過程彰顯了科創板的市場化發行機制,一方面突破了市盈率限制,另一方面在定價、規模、節奏上都采取了充分的市場博弈。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發行市盈率區間為19倍至468倍,絕大多數低于其他板塊可比公司。
在審核端,注冊制這一發行審核制度的根本性改變帶來了翻天覆地的生態變革。注冊制試點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由投資者自主進行價值判斷,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
目前,上交所已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推出了“審核2.0”,抓重點、減冗余、縮流程、強預期,進一步降低企業上市成本,厘清各方主體的權責邊界,推進聲譽約束機制建設。
讓中介機構切實負起把關責任,也是科創板平穩運行至今的一塊重要基石。科創板頗具創造性地設置了跟投制度,讓券商在資本約束下做好前端把關工作,在作為市場主要參與者的同時擔起責任來。
此外,科創板還對保薦機構履行持續督導職責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據不完全統計,科創板開市至今,已有近30家科創板公司的保薦機構就公司知識產權涉訴、核心技術人員離職、財務數據異常、重大媒體報道等事項發表50余份持續督導意見。
基礎性制度改革先行先試,取得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總體來看,科創板開市至今運行基本平穩。截至6月12日,110只科創板股票較發行價平均上漲154%,交易活躍度較高,交易秩序良好,市場博弈較為充分。
更重要的是,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的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開板一年來,科創板堅守板塊定位,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從目前已上市企業的所屬行業看,高度集中于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高端醫療設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行業。投資者用腳投票,支持著中國的科創力量茁壯成長。
截至6月12日,科創板已上市公司合計實現融資1274億元,總市值超過1.7萬億元,并誕生了金山辦公、中微公司等千億市值企業,更有超過40家公司躋身百億市值陣營。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展望未來,相信科創板會引領更多科創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做大、做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