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5 09:1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萬鈞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新東家亮相,百洋股份實控人將變更為青島市國資委。直接受讓股份的海洋產業投資基金與海洋新動能基金之間構成一致行動關系(簡稱“受讓方”),成為百洋股份新的控股股東。...
《電鰻快報》文/李萬鈞
潮退時才知道誰在裸泳。近兩年在教育風口過后,多家上市公司經營上步履維艱,出現巨虧,這些公司不約而同地選擇投奔國資,前者有全通教育、威創股份等,現在再添新成員——百洋股份(002696)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青島國資委,原實控人將套現9.87億元,且仍保留16.83%股份。
《電鰻快報》注意到,3月24日晚間,百洋股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忠義、蔡晶與青島國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其指定的受讓方青島海洋創新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青島市海洋新動能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共同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1.045億股股份轉讓給上述指定的受讓方,轉讓價格9.45元/股,轉讓對價總金額為人民幣987321456.45元即9.87億元。
本次擬轉讓股份占百洋股份總股本的29.90%,占上市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29.99%。本次交易前,百洋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忠義、蔡晶及一致行動人孫宇合計持股比例為46.73%,交易完成后3人仍持有百洋股份16.83%股份,但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新東家亮相,百洋股份實控人將變更為青島市國資委。直接受讓股份的海洋產業投資基金與海洋新動能基金之間構成一致行動關系(簡稱“受讓方”),成為百洋股份新的控股股東。從持股結構上看,青島市國資委全資控股青島國信金控,并通過青島國信金控和青島國信發展集團合計控制海洋產業投資基金75%股權;通過海洋產業投資基金(LP)和青島國信創投(GP)合計持有海洋新動能基金90%的權益。
根據程序安排,百洋股份本次控制權變更事項尚需取得反壟斷局批準和深交所合規性確認,不過基本算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百洋股份不僅擁有豬飼料的業務,該公司曾經也是教育風口上的“一只豬”,但如今風口已過,2019年對教育資產的處置導致該公司巨虧。雪上加霜的是,本來賺錢的豬飼料業務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下降了四城,盈利規模大大縮水,且完全難以彌補教育業務的虧損。
百洋股份業績快報2019年虧損2.81億元,遠超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
2018年,百洋股份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14.06萬元。2019年12月份該公司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8億元至2.4億元。但今年2月底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虧損面進一步擴大,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為,2019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8.54億元,同比下降8.93%;實現營業利潤-3.73億元,同比下降513.8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1億元,同比下降592.44%;基本每股收益為-0.7118元,同比下降592.60%。
百洋股份業績大變臉,受到深交所的關注。該公司在回復關注函中表示,一方面,2019年度飼料業務受非洲豬瘟及廣西轄區內河道養殖網箱規模下降等因素的影響,豬飼料及水產飼料銷量分別下降了4.99萬噸及3.55萬噸,降幅分別為41.52%、15.90%,導致經營效益同比下降5436.99萬元,是2019年度傳統業務經營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傳統業務凈利潤總體為3651.59萬元。另一方面,處置的教育資產北京火星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火星時代”)100%股權,合計對凈利潤的影響額為-31175.261萬元。再次,對參股企業的投資損失614.56萬元。
清理完教育資產,傳統業務仍然低迷,此時投奔國資,找好靠山,也許是脫困的好開頭。下一步青島國資將如何發揮百洋股份上市平臺的作用,《電鰻快報》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