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2 08:1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尹秋彤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疫情來襲,人們自然將目光急切地投向了針對性研發的企業。
《電鰻快報》文/尹秋彤
1月19日,武漢市衛健委發布肺炎疫情最新情況顯示,武漢市肺炎病例于1月17日一天新增17例。截至1月17日24時,武漢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62例,已治愈出院19例,在治重癥8例,死亡2例,其余患者病情穩定,患者均在武漢市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防治正在升級,國家衛健委表示,專家研判認為,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疫情來襲,人們自然將目光急切地投向了針對性研發的企業。
據《電鰻快報》了解,雖然尚未發現此病毒有明確的人傳染人的證據,但也需要繼續加強病原學診斷、流行病學調查,做好防控知識普及,避免形成更大規模感染。因此第一時間提供準確、特異的檢測試劑盒,對于該病的防控非常重要。華大基因稱正是意識到這一點,緊急組織相關科研及生產力量,成功研制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1月15日早間,華大基因(BGI)宣布下屬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前身為感染防控事業部)緊急組織科研及生產力量,第一時間研發成功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能夠有效提供給各級疾控部門和醫療機構檢測使用。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電鰻快報》注意到,在以往國內外多起公共衛生事件中,華大給過技術支持,破譯致病基因組,并研制出診斷試劑盒,提出應對方案。比如2003年,華大基因用十幾個小時測出了SARS病毒序列,96個小時做出SARS病毒酶聯免疫試劑盒。2011年5月前后,德國爆發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疫情,感染人數超過1500人,死亡18人。2011年5月27日,華大基因收到該病菌樣本開展緊急檢測流程,2011年6月2日完成病菌基因組測序并公布其序列。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華大基因主要從事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為醫療機構、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提供基因組學類的診斷和研究服務。公司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專利成果。截至2019年6 月30 日,公司及其全資、控股子公司擁有的已獲授權專利共計358項,其中發明專利333 項,實用新型專利17 項,外觀設計專利8 項。2019年上半年,新增獲授權專利12 項,其中發明專利11 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新增專利申請17 項(其中發明專利12 項,專利合作協定3 項,實用新型2 項)。
值得注意的是,華大基因在研發上從不吝嗇。去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投入總金額為1.52 億元,同比增長51.63%,占營業收入比例11.78%。
華大基因稱,公司立足臨床推動感染精準防控,助力科研提高病原檢測水平。感染防控業務方面,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檢測作為核心產品,旨在解決臨床疑難危重感染性疾病病原檢測困難、陽性率低、檢測周期長的難題,以實現感染病原的快速精準診斷。2019年上半年新增特定耐藥基因多重檢測產品,主要針對臨床常見的碳青霉烯類、β內酰胺類藥物的7個耐藥基因,可與基于宏基因組學技術的PMseq檢測產品聯合使用。目前,感染防控業務覆蓋國內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近30個,合作科研機構7家,醫療機構超過600家,其中三甲醫院410家。主要客戶群體包括研究所、醫院重癥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的疑似感染患者,尤其是疑難、危重感染患者,涉及不明原因發熱、血流感染、腦炎腦膜炎癥候群、呼吸道感染等各種感染性相關疾病。依托醫檢所中心實驗室,截至報告期末,PMseq累計完成約5.6萬份樣本檢測,樣本量呈穩步增長趨勢。
截止2019年9月30日,華大基因營業收入20.7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0億元,較去年同比減少15.64%,基本每股收益0.68元。“我們認為公司整體業績保持穩定發展態勢,未來隨著新研發項目的推出展開,公司業績有望迎來進一步的增長。”業內人士分析稱。
然而,華大基因在二級市場上還沒有得到主力資金的關注。《電鰻快報》注意到,截至1月17日,華大基因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1.83%,而同期創業板指數大漲7.47%。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