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0 09:3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一輪行業洗牌的到來,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將進一步顯現。在信托的轉型之路上,金融類信托或將成為新的熱點。
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集合信托產品成立市場依舊冷淡,募資規模環比下滑4.49%。
信托市場持續“遇冷”的背后,是整個行業遭遇經營拐點,馬太效應日益突出的現實。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一輪行業洗牌的到來,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將進一步顯現。在信托的轉型之路上,金融類信托或將成為新的熱點。
金融類信托獲資金青睞
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尋找下一輪優質的投資資產和領域,已成為信托公司的頭等大事。
用益信托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信托資金投向發生了顯著變化,信托資金進入金融領域的體量大幅增長。去年四季度金融類信托募集資金為1499.52億元,環比增加10.2%,超越房地產和基礎產業成為資金信托的第一大配置領域。金融、房地產、基礎產業和工商企業的規模占比分別為30.71%、28.89%、22.73%、6.74%。
對此,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認為,金融類信托的增長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證券市場尤其是股債市場的火熱,使得凈值化產品的成立規模走高;二是多家信托公司正在抓緊布局消費金融業務,并逐漸擺脫資金通道的尷尬角色;三是現金管理類等短期產品增加,豐富了信托公司的產品線,提高了客戶黏性。
資深信托研究員袁吉偉認為,金融類信托產品以證券投資信托產品為主,其發行量與資本市場走勢緊密相關。出于對今年股債市場的樂觀預期,投資者紛紛提前布局,從而推高了金融類產品的募集規模。
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市場總監坦言,消費金融類以及證券類產品帶來的收益比較可觀,在房地產業務受限的背景下,能夠緩解信托公司的業績壓力,因此,金融類產品有望成為2020年信托公司業務轉型的重要方向。
頭部公司優勢顯著
信托公司業務轉型如火如荼,行業的馬太效應也日益突出。
據用益信托統計,光大信托、五礦信托、外貿信托以及中航信托等頭部信托公司,2019年四季度的募集規模增幅明顯高于其他信托公司,部分小信托公司甚至出現募集規模負增長的情況。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行業同喜同悲的境況已過,未來或將有越來越多的資金流向頭部信托公司,也折射出信托業轉型不斷深化的現實。
首先,頭部信托公司在創新方面走在前列。例如,建信信托于2012年就布局家族信托業務,家族信托客戶現已突破1400戶,實收規模超420億元。
相比之下,中小型信托公司多在2019年開始探索家族信托業務,面臨的可能不僅是團隊組建、獲客等方面的挑戰,還有成本投入初期的業績考核壓力。
其次,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通道業務規模大幅減少,主動管理占比高的大型信托公司優勢明顯。滬上一信托公司人士透露,資管新規落地之后,通道業務減少了很多。“提升主動管理業務占比是今年信托公司的主要任務之一,大公司因資金實力雄厚,能夠投入大量成本提升管理能力,因此在新舊動能轉換階段,表現會更好。”
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下,頭部信托公司因具備更強的資產獲取、客戶服務、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可以保障其產品順利發行,從而進一步拉開與其他信托公司的差距。在袁吉偉看來,國外的信托行業集中度很高,中國的信托業也將逐漸呈現這一趨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