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 08:36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天然氣一向都是國家的戰略性資源,關乎著國計民生,因此大多掌握在國企手里。但是近年來隨著能源領域的不斷開放,越來越多的民營燃氣公司出現,資料顯示目前全國600多家的...
天然氣一向都是國家的戰略性資源,關乎著國計民生,因此大多掌握在國企手里。
但是近年來隨著能源領域的不斷開放,越來越多的民營燃氣公司出現,資料顯示目前全國600多家的天然氣供應商中,已經有300多家的民營天然氣公司,為居民、工業等領域持續供應著天然氣。
匯名天然氣集團就是民營中的一家,目前旗下共在4個省6各區域提供燃氣供應、管道接駁等服務,這些地區包括江蘇如皋地區;河北武邑、深州、阜城地區;湖南桃花源地區和江西萬安地區,并通過參股的形式業務涉及重慶萬州地區。
匯名天然氣集團是第一家在香港披露招股書的內地民營天然氣公司,因此對于了解民營天然氣公司的生態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匯名天然氣2019年上半年盈利1661.8萬元,同比減少18.57%
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的很多地方,類似于天然氣等能源的開發和經營都是高度壟斷的,想要涉足其中,必須要有足夠強硬的背景和資源,才能順利開展業務。
對于匯名天然氣集團來說,其創始人唐大理先生就有著深厚的政府任職背景。根據招股書資料顯示,早在1970年,唐大理就任職于重慶市銅梁縣一家國營工廠,截止1990年調離職務之前,任這家國營工廠的黨委書記。
隨后,唐大理自1990年5月至1996年4月在中國重慶市銅梁縣總工會擔任主席及黨委書記等職務。之后,其自1996年5月至2001年11月在中國重慶市銅梁縣文化局擔任局長及黨委書記。
2006年唐大理持有成立江蘇匯名(前稱為重慶惠民),收購如皋益有全部股權,開展管道天然氣運營業務,截止到目前唐大理持有匯名集團51%的股權,是公司最大的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其妻子魏勇萍和女兒唐蔚分別持有公司4%和45%的股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匯名集團是一家十足的家族企業。
由于業務的不斷擴張,匯名集團的收入呈現著快速的增長。財報資料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2.85億元、5.03億元和2.27億元;其中貢獻收入最大的兩個區域是江蘇如皋區域和河北武邑地區,以2019年上半年數據為例,上述兩個地區分別實現收入1.09億元和8561.4萬元。分別占當期收入的比例為47.9%和37.8%。
從業務收入比例上看,匯名集團最主要的營收來自于管道天然氣的零售業務,即面向居民、商業、工業及公共服務客戶的零售業務,以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為例,零售實現收入1.41億元,占比達到61.9%,其次才是接駁安裝服務、批發天然氣和CNG業務,分別占比29.1%、6.5%和2.5%。
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匯名集團的凈利潤卻呈現著下降的趨勢。財報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匯名集團實現凈利潤1961.8萬元,相比較于2018年的2409.3萬元減少18.57%。
上游天然氣供應漲價、下游銷售端控價,民營天然氣企利潤空間受壓縮
由于天然氣等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因此上游的勘探、開采權在國有企業里,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桶油”手里,它們成為上游的主要供應商。在匯名集團的五大供應商里面,中石油常年是其最大的供應商,2019年上半年采購額占到整體采購額的48.9%。
因為這種供應商關系,所以匯名集團對于天然氣的采購價格沒有任何議價權。財報資料顯示,匯名集團主要經營地區(即如皋地區、武邑地區及阜城地區)的單位平均採購價于整個往績記錄期間均有所上漲,分別從約每立方米人民幣1.84元增至每立方米人民幣2.45元,從每立方米人民幣1.67元增至每立方米人民幣2.26元以及從每立方米人民幣1.63元增至每立方米人民幣2.08元。
這直接增加了匯名集團的原材料成本,但是在銷售端,天然氣的價格嚴格受到國家的管控,以當地物價局公布的價格為基準線上線浮動,匯名集團無法市場化地定價,這就造成了匯名集團成本端上升,但是銷售端價格難有大的改變,最終壓縮了公司的盈利空間。
這直接反映在公司的毛利率上。匯名集團業務量最大的天然氣零售業務的毛利率從2018年上半年的14.1%銳降到2019年上半年的4.8%,下滑近10個百分點。
這也是匯名集團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代表著匯名集團生存的脆弱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