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09:57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此次上市,公司擬募集資金3.37億元,用于“安全生產智能感知系統產業化項目”的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原標題:這家公司絕大多數收入來自山西“煤企”,現擬上科創板
11月11日晚間,精英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精英數智”)遞交申報稿,申請在科創板上市,保薦機構系中德證券。
此次上市,公司擬募集資金3.37億元,用于“安全生產智能感知系統產業化項目”的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IPO日報注意到,這不是精英數智第一次踏足資本市場,其還是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
凈利漲1688.62%
公開信息顯示,精英數智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為煤炭等高危行業提供以自主軟件為主的安全生產監測及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和服務面向煤礦等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監管部門、保險及安全服務機構。
公司的主要業務構成包括安全生產風險智能監測業務、其他信息系統業務、運維服務貿易代理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精英數智早在2015年6月公開在新三板掛牌轉讓,2019年5月表示因“正在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至今。
據披露,2016年-2018年,精英數智實現營業收入1.23億元、1.61億元、2.11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1502.6萬元、2112.28萬元、3998.98萬元。
另外,根據精英數智此前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2019年上半年,公司總收入為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4.67%;歸屬股東凈利潤3279.32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688.62%。對此,公司表示是在于加大了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加強了市場開拓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所致。
根據申報稿,公司持股5%以上的自然人股東為龔大立和張眉河,分別持股比例為36.47%、 8.09%。其中,龔大立系精英數智的控股股東兼實際控制人,張眉河為公司副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與其上市保薦機構中德證券之間還存在著關聯關系。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本次發行保薦機構中德證券母公司山西證券(7.420, -0.04, -0.54%)系精英數智的股東,山西證券直接持有公司3.82%股份,并通過中小企業創投間接控制3.04%股份,合計控制公司6.86%股份。精英數智表示,除上述股權關系外,公司與本次發行有關的其他中介機構及其負責人、高級管理人員、經辦人員之間不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股權關系或其他權益關系。
IPO日報發現,除山西證券外,還有興業證券(6.330, 0.04, 0.64%)、南京證券(7.780, -0.07, -0.89%)、中銀國際等7家券商是精英數智的股東。
收入集中在山西
申報稿顯示,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為45.55%、38.28%、50.87%、54.27%。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前五大客戶系陽泉煤業(5.080, -0.02, -0.39%)(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晉能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和山西離柳焦煤集團有限公司。
由于客戶對象主要來自煤炭行業,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于山西。上述時間段內,精英數智在山西地區的收入各占其總收入比例的82.86%、93.87%、94.64%、99.39%,尤其是2019年1月-6月,山西地區的業務幾乎貢獻了公司的全部收入。
對于收入存在地區集中現象,精英數智也表示,受限于資金規模和交付能力,公司省外銷售收入占比仍然較小,未來一定時間內山西省市場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長期來看,若公司不能解決發展瓶頸,在銷售區域廣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則將面臨成長空間受限的風險。
此外,公司的應收賬款數額也在快速增加。報告期內,精英數智的應收賬款凈額由2016年的1.08億元上升至2019年6月底的2.57億元,翻了一倍多。
雖客戶大多為國有企業和政府單位,但是仍存在著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公司表示,如未來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低于凈利潤,而又不能通過多渠道及時籌措資金或者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公司將面臨資金短缺的風險。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第一大應收賬款客戶為澤州縣天云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應收賬款為4768.67元,占應收賬款總額的18.53%。IPO日報在天眼查上查詢發現,上述客戶的實際控制人系澤州縣工業和信息化局。
針對應收賬款和和應收票據不斷增長導致公司面臨資金壓力,此次上市,公司也將從募集資金中拿出1億元來保證公司日常經營所需。
此外,申報稿中顯示,公司目前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3項、地方標準6項,此外還參與編寫了中國人工智能開源軟件發展聯盟發布的2項團體標準。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1178.34萬元、1142.84萬元、1533.38萬元、857.78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 9.61%、7.1%、7.28%、7.82%。
據IPO日報粗略計算,截至發稿,176家科創板受理企業研發在企業收入的平均占比為11.3%(剔除百奧泰、君實生物、神州細胞、澤璟制藥、前沿生物等特殊值后)。相比之下,精英數智的研發費用率低于科創板申報企業的平均值。
(國際金融報記者 楊紫薇)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