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8 04:06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辛文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端,主導力量是住宅土地供給,特大城市都市圈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不到位制約了特大城市的住房供給改善。保障房建設增加了整體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分布與人口流向不一致。
日前,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在京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宏觀政策報告》。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斌就房地產與宏觀經濟學的關系進行了講解。
張斌認為,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端,主導力量是生產率引力,人口流向城市當中生產率更高的工業和服務業部門;服務類需求升級引發的居住消費升級、住房抵押貸款的普及和家庭小型化對住房需求增長的影響日漸擴大。“債務主導型的金融體系和缺少個人養老金賬戶強化了房地產的金融資產屬性和投資需求。”
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端,主導力量是住宅土地供給,特大城市都市圈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不到位制約了特大城市的住房供給改善。保障房建設增加了整體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分布與人口流向不一致。
“2014年以后,開發商對市場預期更加謹慎,在房地產市場集中度提升的共同作用下,囤地囤房不再流行,加快周轉成為主流,這有助于壓平房地產投資和價格波動幅度。”張斌稱,堅持“房住不炒”,立足點是發展權益類資本市場和個人養老金,降低房地產的金融資產投資屬性。
對于如何遏制一線城市的高房價,張斌認為,立足點有三個:首先,增加特大城市一線城市住宅用地供給;其次,提高大都市圈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現郊區對中心城區的替代;第三,加大對特大城市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基本保障措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