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09:3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邢萌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信托公司增資額呈現出逐漸遞減的趨勢。
日前,北京銀保監局批復同意了中信信托的增資事宜。
批復公告顯示,中信信托的注冊資本將由100億元增加至112.76億元,增加的注冊資本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出資,這也將使其所持中信信托的股份比例由80%增加至82.26%。相應地,中信信托另一家股東中信興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被稀釋至17.74%。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這也是時隔5年后,中信信托的再次增資。
2014年8月19日,原銀監會批復同意中信信托增加注冊資本,中信信托以先分配利潤再增資的方式增加注冊資本,增資后,其注冊資本由12億元增至100億元。其中,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出資額為80億元,占中信信托增資后總股本的80%。
某業內人士表示,信托公司增資,一方面為滿足監管層對凈資本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資產管理規模,提升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補充公司資本金,提升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更好地適應轉型的需要。
目前,注冊資本超過百億元的信托公司共有7家,除中信信托外,還有重慶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華潤信托、昆侖信托和興業信托,注冊資本分別為150億元、130億元、120億元、110億元、102.27億元和100億元。
進入2019年,信托公司增資熱開始降溫。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年內至少有包括光大信托、東莞信托、興業信托、中原信托、華寶信托、中信信托等6家信托公司增資,累積增資金額達108.76億元。
近年來,信托公司增資額呈現出逐漸遞減的趨勢。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共有21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資,注冊資本總額增加364.95億元;2017年有18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資,注冊資本總額增加308.65億元。據記者統計,2018年全年有13家信托公司增資,總額約250億元。
業內普遍認為,注冊資本“夠用”成為今年信托增資退潮的原因。“從2018年信托公司風險指標來看,均滿足凈資本完全覆蓋風險資本及凈資本與凈資產之比大于40%,多數信托公司的注冊資本已處于‘夠用’階段。”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
普益標準認為,由于大多數信托公司已于2018年完成增資,對資本補充的需求已不再迫切,“去通道、降規模”成為信托公司新的共識。監管風向趨嚴背景下,信托公司不再一味追求管理信托規模的擴張,對增資的需求自然也有所降低。戰略轉型發展、組織架構重建、重組“闖關”資本市場成為信托行業新的改革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