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 02:5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李喬宇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個人消費者普遍認同開心麻花的品牌,并有為開心麻花旗下影視產品買單的意愿,但資本市場投資者尚難認同開心麻花的投資價值。
港股上市的消息尚未落地,市場上又傳來開心麻花擬美股上市的消息。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港股市場作為開心麻花A股上市折戟的后備選項尚可理解,但在美股市場,語言、文化的互不相通或難以讓投資者理解開心麻花的價值。
《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發現,個人消費者普遍認同開心麻花的品牌,并有為開心麻花旗下影視產品買單的意愿,但資本市場投資者尚難認同開心麻花的投資價值。
“觀眾認可的是開心麻花的內容制作水準,資本市場看重的是賺錢能力。”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開心麻花在大眾市場積累的口碑尚未轉化為投資價值。
未來,如何在逗笑觀眾的同時取悅股民,或許仍是開心麻花所面臨的關鍵性問題。
時間倒回至2015年,開心麻花于新三板掛牌,一舉成為新三板明星企業,被譽為“話劇第一股”。新三板掛牌期間,開心麻花的估值也一舉從3億元迅速增長至50億元。2017年,開心麻花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計劃啟動創業板IPO。
但開心麻花的轉板之路并不順利。2017年8月份,由于開心麻花的簽字律師離職,開心麻花中止IPO審查。次年3月份,開心麻花宣布撤回上市申請。對此,開心麻花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擬進行股權結構調整。
“開心麻花撤回上市申請應該是從成功率的因素考慮的。”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開心麻花當時申請A股IPO時,市場對其業績的穩定性就存有質疑。在沈萌看來,即便開心麻花當時沒有撤回上市申請,影響公司穩定經營所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將成為公司成功上市的阻礙。
2019年5月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布公告,開心麻花在新三板終止掛牌,正式結束了新三板之旅。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由于流動性問題,企業摘牌新三板已經成為一種現實選擇。
坊間屢有開心麻花計劃上市的消息,但選擇語言文化不相通的美股市場難免使人覺得意外。
沈萌對《證券日報》表示:“港股仍然會對企業的業績有盈利要求,所以選擇美股的限制和壓力更小。”
美股上市或同時意味著對于估值的妥協。在沈萌看來,美股估值相對A股要低得多,加上開心麻花并不具有足夠的競爭優勢和利潤率,所以在美股的估值會比較低。
對于資金的需求或為一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直接動力,但開心麻花并不缺錢。
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開心麻花屬于資金密集型企業,對資金流動性的需求很高。他具體指出,從開心麻花的自身情況來看,公司目前過于依賴明星價值,存在減少單一依賴性的需求,因此需要資金去進一步開發新進演員,并對影片精打細做。
有專業人士認為,國內影視公司和資本要去撬開好萊塢的大門非常困難,獲得國際投資者的認可則“難上加難”。開心麻花要避免依賴單個明星或影片,就必須擴大IP儲備,并成為行業標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