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 06:57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丁真軍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導語:新經濟正處于兩個時代間的轉換期,主流公司業績短期承壓,但放眼長遠,技術進步終將抹平低谷,帶來又一個轟轟烈烈增長的時代。 8月26日,華興資本控股(HK:01911)發布2019年中報: 總收入及凈投資收益1.07億...
?導語:新經濟正處于兩個時代間的轉換期,主流公司業績短期承壓,但放眼長遠,技術進步終將抹平低谷,帶來又一個轟轟烈烈增長的時代。
8月26日,華興資本控股(HK:01911)發布2019年中報: 總收入及凈投資收益1.07億美元,凈利潤2610.5萬美元。
?
“新經濟之王”的這份財報該如何解讀,目前估值水平如何,是否有投資機會呢?
?
01?中報業績解讀
?
【1】投資管理業務,AUM和DPI快速上升。
?
2019年中期,華興資本投資管理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加53.4%至3717.3萬美元,經營利潤同比大幅增加62.6%至1485.5萬美元。
?
評價基金可以看兩個重要指標,一是AUM (資產管理規模) ,二是DPI (資本分紅率) ,華興資本的投資業務在這兩方面都做的不錯:
?
首先,AUM要快速攀升,獲得更多固定的管理費。華興在新經濟領域的品牌、定價能力、項目人脈和綜合業態,奠定其投資業務的募資基礎。如是,華興新經濟基金的人民幣三期基金不僅獲老投資者持續加碼,新投資者 (全國社保基金、銀行、保險、知名市場化母基金、大學校友基金等) 不斷涌入,所以成立6年,AUM能做到47億美元。
?
其次,投資業績得過關,這不僅關乎利潤提成,更關乎AUM規模是否能夠持續增長,畢竟上面所說的募資優勢還得用結果檢驗。 以華興資本旗下“新經濟基金美元一期”為例,其目前DPI為133%,僅分紅就獲得33%收益,這是那些浮盈基金所不能比的。
?
【2】華菁證券,業務拐點和科創板的風口。
?
華菁證券成立于2016年,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幅扭轉,收入與凈投資收益同比增長12%的同時,經營損失同比降低85%,業務拐點已經來臨,此項財務數據的背后是華菁證券在投行業務、結構化金融業務等多個業務方向取得進展的結果。
?
業績拐點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科創板7月份上線,帶來的持續快速上升預期。 華興從BAT(百度、阿里、騰訊)/TMD(頭條、美團、滴滴)等新經濟巨頭那兒歷練出來金剛鉆,賦能華菁證券穩穩的坐上主打科技創新的科創板風口。
?
你瞧,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之一的心脈醫療(SH:688016),就是華菁證券擔任聯合保薦和主承銷商,其成長性不言而喻。
?
【3】投行業務,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價值。
?
2019年上半年,內地一級市場投融資交易量下降45%,交易金額下降49%。
?
受此影響,華興資本投行業務中的顧問服務有所下滑,從2018年中期的6543.6萬美元下降到4158.4萬美元,但相對于2017年中期2767.9萬美元的收入,仍有50%的增長,可以說是隨著周期波動的一次回調。
?
即使如此,也不影響華興資本在新經濟領域的地位,其投行業務里的其他兩項業務均取得不錯的增長: 股票承銷業務同比增長17.9%至405.8萬美元,銷售、交易及經紀業務同比增長37.2%至591.9萬美元。
?
華興資本的投行業務,一直循著新經濟的大風口 (后面會有仔細分解) ,短期的波動不會改變長期價值。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8月23日下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并公開征求意見,為A股境內分拆上市明確了標準和流程。 也許一次分拆奔赴科創板上市的資本盛宴即將開啟,而無縫對接科創板的華興資本及華菁證券將大受其益。
?
【4】新業務,財富管理開始發力。
?
華興資本旗下新業務 (主要是財富管理以及結構化金融業務) 已經開啟增長,從無到有,2019年上半年收入和凈投資收益做到326.6萬美元,經營利潤率32.4%。
?
財富管理的“雷”投資者見得多了,根源是不具備非標產品投資的專業能力。
?
你再想想,傳統經濟都玩不轉的財富管理公司,能玩轉新經濟? 所以在未來,華興資本有可能成為新經濟領域的財富管理首選。
目前已經能看到一些動向,LGT銀行 (母公司LGT集團截止2018年6月底財富管理規模2075億美元) 與華興資本在財富管理方面展開了合作。另外,華興資本還擁有大量新經濟企業家社群資源(潛在的高凈值客戶),財富管理增長動力十足。
?
以上,我們提到證監會分拆上市規定、科創板上線、華菁證券的拐點,都是華興資本近期業績催化點。 但理解華興資本這家公司,我們既要見樹木,也要見樹林,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華興資本最本質的一點:
?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投行。
?
02?投資者的第二落點
?
所有不可思議的投資案例,都得益于踏準大趨勢,如今的大趨勢是什么? 我們來看三張圖。
?
(點擊可看大圖)
?
同樣是零售業,新經濟龍頭亞馬遜與傳統零售效率之王沃爾瑪相比,前者人均毛利是后者的2.5倍。
?
(點擊可看大圖) ?
?
截止2019年8月25日的美股市值TOP10 (分拆后的Google算作一家) ,如果算上3971億美元市值的騰訊,全球市值前7的公司都是新經濟公司。想想看,十年前的全球TOP10都是石油、銀行、電信公司,而如今是新經濟的天下。
?
?(點擊可看大圖)
?
這二三十年,普通商品價格沒怎么漲、服務價格沒怎么漲,但資產價格卻在猛漲,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有周期,但新經濟上市公司的技術沒有周期 (畢竟也沒有三體智子封鎖人類技術) ,PC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物聯網時代、AI時代…新經濟領域,有永不落幕的紅利。
?
這種情況下,對于投資者來說有兩類機會:
?
【1】抓第一落點,直接投資。
?
比如像紅杉資本,在早期投資了諸多知名新經濟公司,比如美團、今日頭條、新浪、餓了么、滴滴、大疆、360、阿里巴巴、京東等。 2010年后誕生的13家市值/估值百億美金以上公司,紅杉命中了10家。
?
【2】抓第二落點,間接投資。
?
隨著新經濟公司壯大,其一系列價值經營活動——私募融資、并購、分拆、IPO、股票增發、債務及結構性產品發行——都少不了專業新經濟投行的支持。
?
成長期和上市后的新經濟公司,有廣泛的價值經營需求, 點擊可看大圖。
?
那么,投資這類能滿足新經濟公司投融資需求的專業新經濟投行——華興資本是其中的典型,幾乎主流的新經濟公司都是它客戶,京東、Grab、自如、快手、美團、滴滴、愛奇藝、YY等——也是跟上新經濟大趨勢的主要手段之一。
?
也許你注意到了,我們兩次強調是——“專業新經濟投行”,為什么用這個說法?
?
你也許不知道,2000年那會,國際大投行、國內券商不熱衷于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業務,這才有了國內FA (財務顧問) 的機遇。由于生產要素構成不同,不是誰都有能力為新經濟公司提供專業定價,不能提前做到專業定價就不存在爆發式增長的可能性,反之:
?
一旦投行在這個領域打響“專業新經濟投行”的招牌,那么在諸多創業者作為客戶、KOL以及投資者多重身份幫助下,新經濟專業投行形成的網絡效應,將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若參照其之前的業態,下述案例都算新經濟) :
?
就像兩次世界大戰為老摩根豎起“世界債王”的金字招牌,后來利潤超級豐厚的,以資產定價的鐵路債券領域,高盛和雷曼這樣的后生都只能干瞪眼;
?
而高盛和雷曼另辟蹊徑,在以利潤定價的零售領域大肆擴張,又成就其主流投行的地位,為后來對戰野蠻人晉升頂級投行打下堅實基礎;
今天的華興資本,在更多以CLV (客戶終身價值) 與CAC (獲客成本) 、數據和用戶畫像、算法和智能推薦、收入等模型定價的新經濟領域,可以說已經是當仁不讓的新經濟之王。
?
如果給風口分級,新經濟就是天地之風,科創板是大王之風,分拆是庶民之風。 那么華興資本站在三大風口之上,擁有長、中、短三期的催化劑。
?
03?估值探討
?
華興資本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受宏觀環境的影響:
?
周期來臨、外部環境的變化、資本寒冬 (2019年上半年內地一級市場投融資交易量下降45%,交易金額下降49%) 幾重因素疊加之下,一直激蕩著市場的焦慮和謹慎。
?
然而不管是定性,華興資本有著長、中、短期的三重催化劑;
?
還是定量的來看,投資管理業務高速增長、華菁證券業績拐點和新業務崛起,熨平投行業務的波動;
?
亦或對比估值,華興資本目前1.36倍PB (市凈率) ,另一家專注于新經濟、區域性銀行、教育、新能源等行業的投行尚乘國際 (NYSE:HKIB),股東包括長和、小米、蔡文勝創辦的隆領投資等,利潤水平與華興資本相仿,其估值高達4.67倍PB。
?
以上,雖然新經濟正處于兩個時代間的轉換期,主流公司業績短期承壓,但放眼長遠,技術進步終將抹平低谷,帶來又一個轟轟烈烈增長的時代。 故而對于華興資本這樣的一家公司,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