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 02:27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本周一已披露半年報的基金公司中,共有易方達基金、東吳基金、凱石基金、泰達宏利基金、平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披露了在上半年被監管機構采取監管措施的事項。
基金公司分類監管已進入內部研討階段,政策出臺前夕,仍有部分基金公司粗心懈怠,存在合規瑕疵。近日陸續公告的基金半年報披露了基金管理人及其高級管理人員受處罰情況。
多家基金公司
被責令整改
截至本周一已披露半年報的基金公司中,共有易方達基金、東吳基金、凱石基金、泰達宏利基金、平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披露了在上半年被監管機構采取監管措施的事項。
凱石基金在旗下基金半年報中披露,2019年5月,基金管理人針對上海證監局出具的整改措施以及對相關負責人的警示,凱石基金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整改要求,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能力。
泰達宏利基金則因內控問題被監管部門警示。泰達宏利基金在半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北京證監局對該公司進行了常規全面現場檢查,就公司未能建立完善的內控監控體系,提出了整改意見,并下達了行政監管措施函。公司對此高度重視,立即制定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認真進行整改,排除業務中存在的風險隱患,逐一落實各項整改要求,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能力。公司已按照要求于2019年4月完成整改工作,并通過了北京證監局的檢查驗收。
從半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上半年被采取監管措施的也不乏大型基金公司。易方達基金就在旗下基金半年報里披露,報告期內收到廣東證監局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對公司個別未按規定進行備案報告的事項提出了整改要求。公司已及時完成了整改。
平安基金披露,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監管機構責令改正等決定。公司高度重視,制定并實施了相關整改措施,及時向監管機構提交整改報告。報告期內已完成整改。
東吳基金則是一年內第二次接到整改通知。東吳證券半年報披露,6月3日,上海證監局向東吳基金下發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指出東吳基金在業務開展中未建立控制嚴密、運行高效的內部監控體系,未遵循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優先原則,辦理相關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業務。責令東吳基金進行為期6個月的整改,期間暫停受理及審查東吳基金公募基金產品募集申請。
而在2018年6月,東吳基金已經受到過監管處罰,原因是東吳阿爾法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投資決策缺乏充分依據,受到其他機構的干預,未獨立、客觀履行管理人職責;以及該公司存在從業人員與他人聯合擔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但其未實際履行基金經理職責、不參與相關基金投資管理的情況。
合規風控能力影響評級
合規風控是基金公司的生命線。7月初,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座談會上表示,實行分類監管,支持有能力的公募基金做大做強,提供綜合性服務。而分類監管的重要指標就是風控。在此之前,監管層曾多次召開會議,就公募基金試行分類監管,廣泛征求行業意見,各類型及不同規模的基金公司都有參會。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公募基金分類監管的征求意見文件中,擬將公募基金分為AAA、AA、A、BBB四個級別。分類監管將參考權益基金業績、基金公司持續營銷能力、合規風控、創新業務等指標做出綜合評斷。
“公募基金分類監管也會參考已經實施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第一章的總則中提到,證券公司分類是指以證券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為基礎,結合公司市場競爭力和持續合規狀況,按照本規定評價和確定證券公司的類別。“若是參考證券公司分類監管體系,大概率還是持續風控能力所占分值更高。況且,近些年來基金公司一直在淡化規模排名。”上述業內人士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