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 08:31 | 來源:未知 | 作者:胡飛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房地產信托“剎車”跡象明顯,嚴控余額管理。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在房地產信托業務發展受限后,不少信托公司轉而加大投向政信業務和消費金融業務。
“目前各家信托公司其實也沒有明確的業務方向,現在一些中小型公司基本上都是保證先活著,寧可不做或者少做,嚴控新項目的風險。”近日,南方一信托公司高管對證券時報·信托百佬匯記者表示。
7月以來,房地產信托“剎車”跡象明顯,嚴控余額管理。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在房地產信托業務發展受限后,不少信托公司轉而加大投向政信業務和消費金融業務。
然而,好資產難尋。在政信領域,信托公司相繼前往長三角的浙江和江蘇搶做政信業務,導致當地政信業務融資成本較上月下降一個點至10%。在消費金融業務領域,各家也在爭著跑馬圈地,藍海漸成紅海。
7月以來,房地產信托的發行與成立規模大幅下降。
根據用益信托不完全統計,上周(8月5日至11日)共有86款集合信托產品成立,環比減少18.10%;募集資金71.34億元,環比減少17.38%。
從投資領域看,基礎產業、金融、工商企業三大領域的集合產品成立規模大幅攀升,房地產類信托募集規模則是大幅下滑。其中,房地產類信托的募集規模9.4億元,環比減少74.82%;金融類集合信托募集資金21.1億元,環比增加76.2%;基礎產業類集合信托募集資金25.47億元,環比增加39.15%;工商企業類集合信托募集資金14.37億元,環比增加82.67%。
信托發行市場也小幅下行。據用益信托不完全統計,上周共有38家信托公司發行185款集合信托產品,發行產品數量環比增加6.32%;發行規模287.77億元,環比減少1.67%。其中,房地產類信托發行數量僅32款;發行數量居首位的是基礎產業類信托,發行數量達到59款。
“從我們目前收集的數據來看,集合房地產信托發行量是下滑明顯,主要是余額管控;基礎產業類信托和包含消費貸、股票、債券等在內的金融類集合信托產品有所增多。”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對記者表示。
“現在行業內基本都在做政信業務。”南方一信托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對記者表示,“我們除了做政信業務,還加大了普惠金融(消費金融)領域展業力度,資本市場方面也在積極想辦法。”
資深信托研究員袁吉偉表示,短期內信托公司存在資產荒的問題,基礎產業可能是信托公司著重發力的領域。不過,好在上半年信托公司業績比較好,房地產嚴監管短期對整體影響不會太明顯。
搶做長三角政信業務
在房地產信托業務被上“緊箍咒”后,為保證利潤持續增長,信托公司不得不加大政信業務、消費金融業務的投放比例。
然而,這兩個領域并非一片藍海。
西部一信托公司副總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房地產信托余額管控之后,公司內部堅決不做新增地產信托,“好在地產信托業務只占信托資產的10%,影響不算很大”。
上述副總經理表示,原本公司打算做一些省內地市的政信業務,但發現信托公司在今年資金寬松后的資金成本比銀行高,竟被地市城投公司嫌棄,于是轉向江浙滬地區做政信業務,同時繼續尋找一些省內熟悉的優質工商企業如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做一些有抵押的貸款業務。
政信業務就能一馬平川嗎?“由于云貴川和湖南等省份政信業務也有爆雷,現在信托公司基本都到長三角江浙地區搶著做政信業務。”南方一信托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隨著信托公司的爭搶,江浙政府平臺的融資成本已從上個月的11.5%降低至目前的10%~11%,基本上降了一個百分點,湖南、云貴地區政信融資成本還能給出13%。”
這意味著,信托公司轉投政信項目,能給出高成本的政府平臺有違約風險,而優質政府平臺則面臨融資成本下降、利潤空間壓縮的境地。
消費金融漸成紅海
消費金融業務也是信托公司爭奪的一大領域。
“在房地產信托貸款受到窗口指導壓降的背景下,工商企業又頻繁爆雷,大宗消費如汽車銷量持續下滑,消費金融業務的配置需求不斷上升。”專注于消費金融生態領域的樂信首席金融官喬遷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喬遷表示,消費金融是少數抗周期性強的業務,目前已有100多家銀行與信托等機構合作。但由于市場上多數投資機構都在增加配置,導致整個市場的消費金融資產短缺。
“隨著信托公司的跑馬圈地,消費金融市場也逐漸成為紅海,畢竟存量業務市場蛋糕就是這么大,無法承受整個行業來搶奪。”上述南方信托公司高管表示,因為其他信托公司也要拓展消費金融業務,導致近期名聲在外的外貿信托一個消費金融團隊被挖走。
“在大政方針不明確之下,目前公司是寧可不做或者少做項目,嚴控新項目風險,哪怕利潤難看一些,先活著保證員工的基本工資和福利,獎金后續再說。”上述高管表示,即使做政信業務也需要有抵押物,“做政府平臺業務不可能純靠‘信仰’。”
南方一央企系信托公司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對記者表示,在房地產信托被限制后,主要發力于公司原有的優勢業務,例如資產證券化(ABS)業務和私募股權平臺業務,同時,利用自有資金做一些股權投資,主要投資于芯片科技類企業股權,希望以后投資的企業能夠上科創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