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 09:5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川能動力為何會引起監管關注?公司財務上又有哪些問題?一起來看。
年關將至,監管部門很忙碌。
12月19日,深交所對川能動力(3.530, -0.11, -3.02%)(000155.SZ)下發《關于對四川省新能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對公司近期的資產買賣動作表示關注,并要求公司對部分賬務處理問題做進進一步說明。關注函中,交易所甚至直擊“是否存在年末突擊進行利潤調節的情形”。
川能動力為何會引起監管關注?公司財務上又有哪些問題?一起來看。
連續買賣同類型資產引來監管注意
2018年11月15日, 川能動力發布公告,表示為加快推進公司對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公司擬出資不超過6.25億,與四川能投、能投資本等其他關聯方共同發起設立成都川能鋰能股權投資基金。根據公告,鋰電基金規模約25.2億,投資方向為鋰資源行業。
然而,就在這份披露成立鋰電基金的公告發布后不久,12月7日公司又發布了《關于協議轉讓所持北京華鼎新動力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基金份額暨關聯交易的公告》。根據這份公告,公司擬以4.15億的價格向控股股東四川能投協議轉讓所持有的北京華鼎新動力股權投資基金全部基金份額。
資料顯示華鼎基金成立于2016年5月,認繳規模206.02億。2018上半年基金凈利潤虧損2813.04萬。根據評估報告,截至評估基準日2018年6月30日,基金賬面凈值約39.31億,評估值約46.81億,評估增值率19.06%。
值得注意的是,華鼎基金專注于動力電池全產業鏈和全技術鏈股權投資,目前已投資過包括寧德時代(76.910, -1.12, -1.44%)(300750.SZ)、貝特瑞(835185.OC)及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等眾多項目。也就是說,公司計劃設立的鋰電基金和計劃轉讓的華鼎基金投資領域均為動力電池全產業鏈,二者類型、投資方向一致。
公司為何在持有華鼎基金的情況下再成立鋰電基金?成立鋰電基金后的較短時間內又籌劃轉讓華鼎基金?對此,交易所要求公司做出具體說明,并要求公司“補充披露是否存在年末突擊進行利潤調節”等問題。
那么,川能動力是否有調節利潤的需求呢?
大額應收款先后淪為壞賬,公司業績承壓
以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來看,業績壓力顯然是存在的。
三季報顯示,2018年1-9月公司營收29.01億,同比下降27.22%,歸母凈利潤虧損1549.21萬,同比下滑109.01%。
根據財報,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計提了2.01億的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95億,增幅3271.17%。該項資產減值主要系公司按單項減值計提四川翔齡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影響所致。
四川翔齡曾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2018年6月29日,川能動力發布關于部分應收賬款存在回款風險的提示性公告。根據公告,截至2018年6月28日,公司對四川翔齡的應收賬款余額約2.68億元,其中逾期金額約1.3億元。公司預計對四川翔齡的應收賬款存在無法按期全額收回的風險。
對此,半年報中公司按債權總額40%對四川翔齡計提了約1.07億的壞賬準備。而最新的三季報顯示,根據最新的資產質押、抵押等擔保資料以及最新的訴訟進展情況,公司對四川翔齡再次補提了7177.09萬的壞賬準備。也就是說,公司對四川翔齡單項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合計已達1.79億元。
無獨有偶。半年報中,由于客戶成都塑天經營困難、資金緊張,公司對其單項計提了305.88萬的壞賬準備。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對成都塑天應收賬款余額約764.71萬元,其中逾期金額為682.97萬元。
截止2018年9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凈額約11.1億,占公司總資產的15.86%。
2018年11月24日,川能動力發布《關于對福建省福能電力燃料有限公司應收賬款可能存在回款風險的提示性公告》,根據公告,截止披露日公司對福能電力的應收賬款余額約6917.44萬,已全部逾期。由于福能電力涉及訴訟,公司對其的應收賬款可能存在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
應收賬款接連“爆雷”,不僅拖累了公司的利潤,也成為了監管關注的重點。關注函中,交易所要求公司核實并說明“客戶信用管理及資產減值的相關內控制度執行是否有效、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等問題。
另外,交易所還對公司的預付賬款表示關注。截至2018年 9 月 30 日,公司預付賬款金額約3.25億,較年初增加182.54%,公司解釋系報告期支付供應商貨款增加所致。
重組更名,2018年3.5億業績承諾能否完成?
更為重要的是,控股股東曾經對公司2018年業績作出過承諾。
資料顯示川能動力原名川化股份,2000年上市,上市之初主要從事化工產品的國內貿易。2013至2015年,由于公司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2014、2015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深交所決定公司股票自2016年5月10日起暫停上市,之后公司進入到破產重整階段。
重整完成后的公司在2016年實現了扭虧為盈,并于2017年9月收購了四川能投持有的能投風電55%股權,開始向新能源方向轉型。2018年10月,公司證券簡稱由“川化股份”變更為“川能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破產重整階段,控股股東四川能投曾在《關于川化股份重整的投資協議書》中承諾公司2017及2018年度經審計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15億元和3.5億元。不足部分將由四川能投在審計報告出具一個月內以現金補齊。
數據顯示,2017年,川能動力歸母凈利潤約3.25億元,業績達標率103.14%。不過2018年,截止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已虧損超過1500萬元,要在今年剩下的一個季度完成3.5億的業績承諾,壓力不是一般的大。(GCH/YYL)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