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3 09:4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富》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近日發布,碧桂園以573.087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177位,較上一年度大幅攀升176位,首次躋身前200強。
隨著《財富》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碧桂園成為過去一年上升最快的企業。2019年,碧桂園以573.087億美元的營收排名第177位,較上一年度大幅攀升176位,首次躋身前200強。
在業內人士看來,碧桂園在《財富》500強榜單快速攀升屬意料之中。此前碧桂園已入選富時中國50指數等重要指數,并被惠譽、標普、穆迪等三大信用評級機構集體看好。
良好業績支撐
排名能否上升,最終要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18年,碧桂園的收入和盈利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碧桂園共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約5018.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1.25%;實現總收入約3790.8億元,同比增長67.1%。2018年集團凈利潤約485.4億元,同比增長68.8%;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約346.2億元,同比增長32.8%。
在盈利能力方面,2018年,碧桂園毛利潤同比增長74.3%至1024.8億元;結算毛利率進一步回升,同比增加了1.1個百分點,至27%。凈利潤同比增長68.8%至485.4億元;股東應占利潤、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分別為346.2億元、34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8%、38.2%。
在ROE(凈資產收益率)方面,2018年,碧桂園的凈資產收益率為33.47%,位居世界500強上榜房企首位。財富中文網稱,在世界500強的凈資產收益率榜上,碧桂園在所有中國公司中也位居前列。
碧桂園現金流管理也頗為出色。截至2018年期末,公司現金余額約2425.4億元,占總資產比例達到14.9%。同時,現金余額對于短期有息債務的覆蓋比例達到1.92倍,短期償債無憂。2018年,碧桂園財務杠桿繼續保持在業內較低的水平,在全年權益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31.25%的前提下,公司凈借貸比率僅為49.6%,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
另外,碧桂園2018年房地產權益銷售現金回籠約4557.9億元,權益銷售回款率高達91%。繼2016年、2017年后,在行業資金面持續收緊的背景下,碧桂園連續第三年實現正的凈經營性現金流,意味著當期可實現“自身造血”,而不需要過多依賴外部融資來支撐現金流。
持續布局城鎮化
對于公司的發展方向,碧桂園有著清晰的認識。公司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表示,碧桂園始終對我國經濟實現穩定增長、長期向好抱有堅定信心。
正是堅信城鎮化進程給房地產行業帶來的紅利期仍未結束,碧桂園在過去一年里繼續加大和完善在國內的投資布局。據財報,至去年底,碧桂園項目分布于31個省、269個市、1156個區和縣,項目總數達到2148個。
在土地儲備布局方面,碧桂園的戰略是總體均衡、有所側重。僅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碧桂園就擁有3721億元的權益可售貨值,還有潛在可售資源約5554億元,加上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合計9275億元。在長三角,碧桂園也是行業領軍企業,公司2017年在長三角以771億元拿下133宗地,2018年再以398億元拿下了1042萬平方米的土儲面積。
有研究機構分析,碧桂園都市圈/城市群布局特征突出,未來伴隨項目的逐步入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快速發展,企業未來發展潛力顯著。
多元化協同時代
今年初,碧桂園明確地產、現代農業、機器人是公司重點發展的三大業務。
“要成為一家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這是碧桂園把握時代潮流和發展主題作出的未來新規劃。”楊國強表示。
地產、現代農業、機器人,這套看似“天上地下”的打法實則仍是緊緊圍繞其地產主業挖掘新市場和新動能,作為“美好生活產品創造者”,碧桂園有著多元布局、協同發展的戰略邏輯。
機器人產業布局顯然是貼近主業、服務主業的——如建筑機器人可以完成重復、繁重、危險的工作,進一步保障安全和質量;巡檢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則可以提升物業服務。
據了解,截至今年7月,碧桂園旗下的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已遞交申請專利超過370件,目前在研的建筑機器人有30多種,其中已有8款進入工地現場測試。
“我們應該是一家高科技的企業,未來是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的時代。”在楊國強看來,進軍機器人領域是碧桂園布局多元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希望機器人能成為其未來強大競爭力的來源,也能給其他各項業務的應用帶來質的提升。
切入高科技現代農業,一方面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國家戰略實施,另一方面可以為地產主業增添附加值。
據了解,碧桂園今年將把更多成熟力量注入新業務,進一步推動主營業務與新業務之間深度融合與協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