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10:1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目前在幾大主流互聯網平臺中,微信-騰訊理財通、支付寶-財富、京東金融中的定期、穩健理財以保險理財為主,其形式較為簡單,大部分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
今年以來,資金面寬松,投資者手里的閑錢在各大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之間游走。目前,互聯網寶寶類理財收益率走低,已不具備絕對優勢,在此背景下,更多投資者棄而選擇收益更高的穩健型產品。互聯網保險理財從中脫穎而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從便捷性而言,如今保險理財更被大眾所接受。“自從余額寶之類的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后,想在某銀行APP上購買理財產品,但是選了幾款收益不錯也較穩健的產品后,銀行都提示‘您尚未進行過個人投資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根據監管要求,首次風險能力評估請至我行網點辦理’,本來想就是閑錢理財,再去網點排隊辦理,真的很耗時耗力,只能選擇其他產品替代,看了某平臺的保險養老保障產品很滿意,就買了。”一位投資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融360分析師也表示,“保險理財作為穩健類產品來說,和銀行理財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大多數是定期產品,期限多在1年以內,風險不是很高,收益率也都差不多。不過相對于銀行理財來說,保險理財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第一次購買無需在銀行網點面簽,目前在各大互聯網理財平臺都可以很方便地買到。”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對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進行調查發現,目前在幾大主流互聯網平臺中,微信-騰訊理財通、支付寶-財富、京東金融中的定期、穩健理財以保險理財為主,其形式較為簡單,大部分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
之前的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的投資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包括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投連險、萬能險、分紅險,如今基本被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所取代。其中,養老保障管理產品是根據中國銀保監會《養老保障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簡稱73號文)發行的,是養老保險或養老金公司,向個人或機構發售的理財產品,由于沒有200人數上限、100萬元起投門檻的限制,實質與公募基金類似,但該類產品沒有保險保障功能,沒有猶豫期。目前,市場上獲準經營養老保障業務的機構有8家養老保險公司和1家養老金管理公司,包括太平養老、平安養老、國壽養老、長江養老、泰康養老、安邦養老、新華養老、人保養老及建信養老金。
從三大平臺來看,騰訊理財通保險產品分類中,僅1只為萬能險產品,其余全部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其中,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包括泰康養老、太平養老、平安養老、國壽養老、建信養老金5家險企旗下22只產品,大多數為封閉期在1個月-1年的產品,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09%-4.701%之間浮動;靈活申贖的產品有3只,近七日年化率在3.09%-3.321%之間,其中有1只凈值型產品的近一年凈值增長為6.31%,遠超銀行、寶寶類產品,累計成交最高的產品已超過6100萬筆。
同樣,支付寶-財富中定期理財分類里,基本都是險企的養老保障產品獨當一面,雖然存在虧損風險,但目前來看,支付寶欄目下標注的是“優質資產、收益穩健、歷史100%兌付”。包括長江養老、安邦養老、平安養老、國壽養老4家險企旗下的9只產品,這些產品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052%——4.462%之間,已有3款收益率在4%左右的的產品處于售罄狀態,一些“明星”產品更是備受追捧,一上線及搶購一空。
同樣,在京東金融當中,險企的養老保障管理產品被歸屬在穩健理財一類,8只產品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06%-4.7%之間,多款產品處于搶購狀態,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三大互聯網平臺中,涉及保險養老保障管理凈值型產品的收益率一般都比較高。對此,騰訊理財通解釋為,凈值型產品,本金與收益隨實際投資運作浮動,長期持有收益穩健,但短期有波動,可能出現虧損。根據監管要求,像“7天,收益率4.0%”這樣的產品將會慢慢消失,未來將會向“凈值化”轉變。“凈值化”和“七日年化”產品只是收益表現形式的差異,長期持有同類型的產品,收益并不會有明顯的差異;但是如果是“快進快出”,凈值化的產品可能會有些日子因為凈值波動造成虧損。所以,以后產品逐漸凈值化后,建議還是選擇符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中長期持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