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1 11:47 | 來源:國際金融 | 作者:劉新余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光大證券曾就此事向媒體公開表示,浸鑫基金成立之初,暴風集團、馮鑫與光大浸輝簽署了收購MPS股權的回購協議,馮鑫向光大資本、光大浸輝出具了
一次失敗的海外投資,讓曾經在商場并肩作戰的合作方兩敗俱傷,如今更是要在法庭針鋒相對。一次失敗的海外投資,讓曾經在商場并肩作戰的合作方兩敗俱傷,如今更是要在法庭針鋒相對。
5月8日晚間,暴風集團(7.970,0.25,3.24%)發布公告稱,光大浸輝、上海浸鑫對暴風及馮鑫(暴風集團創始人)提起“股權轉讓糾紛”訴訟,請求法院判令暴風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6.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暫計至今年3月3日為6330.66萬元)。
據悉,光大浸輝為光大證券(11.570,0.45,4.05%)下屬公司。光大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稱,“一切以公告為準,目前沒有更多可以披露的信息”。
禍起MPS“爆雷”
根據光大浸輝及上海浸鑫的訴訟請求,部分損失加上利息,此次索賠將超7.5億元,占光大證券2018年計提損失的近一半。
回溯到2016年2月,光大證券旗下光大資本與暴風集團合作成立浸鑫基金,用于收購境外MPS公司65%股份,從而實現大舉進軍體育產業。
此次股權收購計劃,最終由于MPS在體育版權市場的節節敗退,導致2018年10月破產清算,收購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而成為一場敗局。
光大證券曾就此事向媒體公開表示,浸鑫基金成立之初,暴風集團、馮鑫與光大浸輝簽署了收購MPS股權的回購協議,馮鑫向光大資本、光大浸輝出具了《承諾函》,約定暴風集團及馮鑫對浸鑫基金所投項目(即MPS公司)65%股權承擔回購義務。但截至目前,暴風集團及馮鑫未履行回購義務,要求其承擔相關損失賠償。
受此影響,雙方均在2018年經營中表現慘淡。光大證券除2018年度合并計提減少公司利潤總額約15.2億元,還遭受了一系列的政策問詢,其原董事長也受此牽連;而暴風集團計提1.9億元,2018年巨虧超10億元,同比大降2077.65%。
出海觸雷或頻現
近年來,海外投資“買買買”,似乎在國內一些企業中成為“潮流”,券商在此過程中同樣表現積極。
不過,就目前情況和條件來看,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海外拓展無疑是一個高風險行為。某券商國際業務專業人士向記者坦言,目前券商“走出去”,普遍存在對境外的商業管理、法律環境和盈利模式理解不深,組織和協調內外部資源能力欠缺,以及對盡調風險點的把控不足等問題。
“實際上,近幾年,趁著國際業務拓展熱潮,不少券商手上積累著甚至是盲目跨界并購的投資項目。曾經積累的風險和埋下的雷,或許將會逐步暴露出來。”上述人士表達出深切的擔憂。
(國際金融報記者 劉新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