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10:17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然而,格力電器在手機業務上一直難有突破。工信部官網顯示,格力第三代手機2018年6月就已經確認入網,并低調在官網上線。但Canalys分析師賈沫告訴記者,2018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為3.96億臺,而格力手機的出貨量占比可以忽略不計。
4月29日,花旗罕見地將格力電器(56.170, -1.14, -1.99%)評級由“買進”下調至“賣出”,并將目標價從58元下調至47元。花旗給出的理由是,2018年派息比率為48%,低于2017年的60%,且全年業績表現欠佳。
4月28日晚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力電器”)披露的2018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同比增長33.33%;歸母凈利潤為262.03億元,同比增長16.97%。格力電器公告,其將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含稅現金紅利15元。
從財報看,格力電器2018年營收的推動引擎仍是占比近八成的空調業務,而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等業務的增速已遠超空調,但其在金融和實業投資上卻虧損數億,而這其中包括半導體和參與聞泰科技(34.280, -1.47,-4.11%)的收購。
被花旗下調評級的同時,東北證券(9.890, 0.08, 0.82%)仍給出格力電器“買入”評級,而華創證券維持“強推”評級。
中信建投(24.310, -0.67, -2.68%)行業分析師陳偉奇在報告中稱,基于公司在空調行業的深厚壁壘,仍然看好格力電器長期的發展,而基于格力混改,有望提升家電板塊整體估值。
4月29日早間,格力電器小幅低開后一度下跌2%左右,隨后開始拉伸,截至收盤,股價為57.31元,當日漲幅2.01%。
營收2000億贏得“十億賭約” 增速跑贏行業
格力電器年報中引述了中國家電協會的數據稱,2018年家電行業賬戶營業務收入為1.49萬億,同比增長9.9%;凈利潤為1225.5億元,同比增長2.5%。
相比之下,格力電器2018年總營收超2000億元,同比增長33.33%,高于行業平均增速。格力電器財報顯示,2018年格力的各業務營收均達成同比增長。其中,從行業來看,制造業收入同比增長29.05%,其他業務同比增長71.03%;從產品來看,空調收入同比增長26.15%,生活電器增長64.90%,智能制造增長46.19%,其他主營增長83.97%,其他業務增長71.03%。
更為人關注的是,董明珠與雷軍五年前的“十億賭約”。2013年12月,在一次頒獎典禮上,小米集團CEO雷軍向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立下戰書。雷軍表示,如果小米五年內營收可以擊敗格力,董明珠輸給他一塊錢。隨后,董明珠則表示,要賭就賭10個億。
3月19日,小米率先發布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營收為1749億元。此前格力發布業績預告顯示,其預計營收總收入為2000億元至2010億元,已超過小米。27日,董明珠在一次主題演講中回應十億賭約。
董明珠稱,“這10億對我來講,我們不是因為賭而賭,是我們賭的一個觀念,究竟我們互聯網和我們傳統制造業中間的差距在哪里?看究竟誰能笑到最后。當時我們賭的是這樣的一個原因”。
雷軍早在2014年1月就在微博表示,“董明珠是我尊重的珠海企業家,格力是珠海支柱性企業。以后,只談小米自身發展,不談十億賭局了”。
金融、實業投資虧損數億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電器2018年在金融和實業的投資卻并不理想。
財報中披露,格力電器持有海立股份(9.900, 0.17, 1.75%)和RSMACALLINE-HSHS的股票,與最初投資成本相比,期末賬面價值均有縮減,而報告期損益分別約為虧損2.59億元和2.76億元,累計虧損約5.35億元。
此外,格力電器參與衍生品投資報告期實際虧損約1.62億元。其中,期貨套保合約報告期內虧損23.73萬元,遠期外匯合約報告期內虧損約1.14億元。不過,該公司獨立董事認為,衍生品的投資業務有利于發揮競爭優勢,風險是可控的。
不僅如此,格力電器在多個長期股權投資上也處于虧損的狀態。財報披露,其聯營企業中,湖南國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在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虧損約4.97萬元、武漢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高新中國新有限公司虧損約54.01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其通過投資珠海融林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方式參與聞泰科技收購Nexperia Holding B.V項目,投資了約21.15億元,目前虧損了約166.22萬元。目前明珠電器持有珠海融林91.27%份額,但對后者不具有控制權,所以未納入合并報表。
手機業務有待突破 2019年發力5G手機
對于2019年工作重點,格力電器在財報中提出全面發展生活電器品類,重點提高冰洗產品的技術研發能力,而對于手機,格力電器提出要加快更新迭代速度,結合格力的智能家居生態,打造物聯網手機,要在5G手機技術研究上實現突破,為格力5G手機推出奠定基礎。
然而,格力電器在手機業務上一直難有突破。工信部官網顯示,格力第三代手機2018年6月就已經確認入網,并低調在官網上線。但Canalys分析師賈沫告訴記者,2018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總量為3.96億臺,而格力手機的出貨量占比可以忽略不計。
董明珠此前對媒體表示,格力并沒有放棄智能手機,但格力打造智能手機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手機的市場份額,而是為了連接未來的“智能+”時代。格力曾在2014年年報中,對進軍手機市場作出了預告和解釋:格力會搶先爭奪智能家居入口,格力手機作為承擔鏈接和控制智能家電產品的載體,成為連接各個家電設備并搜集數據的平臺。
對此,Canalys分析師賈沫表示,董明珠個人有很強的對高新科技產業的布局意識,同為家電廠商的TCL、海信都有涉及手機業務。在智能家居及物聯網領域,格力在做自己的連接應用,同時也支持其他平臺,但很難像小米一樣將所有米家設備統一到自己的平臺之下。
此外,格力電器在年報中提到,加快推進芯片技術研究和芯片產品研發進度,聚焦芯片可靠 性及算法研究,完成自研芯片的全面替代。不過,并沒有具體披露其將在何種類型的芯片上發力。
新京報記者 梁辰 編輯 陳莉 校對 何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