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08:19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清明節前,赫美集團(12.120,?-1.35,?-10.02%)的心情應該是“晴轉雨”:4月2日,赫美集團發布公告稱,與英雄互娛的重組方案終止。
清明節前,赫美集團(12.120, -1.35, -10.02%)的心情應該是“晴轉雨”:4月2日,赫美集團發布公告稱,與英雄互娛的重組方案終止。
隨即,赫美集團股價閃崩跌停,以14.97元收盤。此前,赫美集團因賣殼利好,股價一路漲停。
4個小時后,赫美集團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赫美集團自查此次重組案是否涉嫌“忽悠式”重組、是否存在虛假記載或誤導性陳述、是否充分披露重組終止風險。
重組告吹
先來回顧一下赫美集團的重組案。
3月3日,赫美集團公布了與英雄互娛的重組預案。據了解,該重組案主要分為兩大步驟:
第一步,赫美集團向英雄互娛全體股東發行股份吸收合并英雄互娛。吸收合并完成后,英雄互娛將注銷法人資格,赫美集團將承接英雄互娛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資質及其他一切權利和義務。
第二步,于上述吸收合并換股股票上市之日,漢橋機器(赫美集團第一大股東)向迪諾投資(英雄互娛第一大股東)協議轉讓上市公司52780655股股份(占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股本的10%)。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迪諾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迪諾兄弟(英雄互娛控股股東)合計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預計將超過現有第一大股東,應書嶺預計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然而,一個月之后赫美集團就不得不終止上述重組案。
4月2日,赫美集團公告稱,公司收到迪諾投資發出的終止收購通知,因《股份轉讓協議》中的核心交易條件未能滿足及達成一致意見,迪諾投資決定單方終止《股份轉讓協議》,同時赫美集團與英雄互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英雄互娛”)于2019年3月1日簽署的《深圳赫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英雄互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吸收合并協議》也一并自動終止。
這意味著英雄互娛欲借殼赫美集團上市以失敗告終。
“失信人”
赫美集團的煩惱,不僅僅來源于重組的失敗。《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當前赫美集團的遭遇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赫美集團還被認定是“失信人”。2018年12月,赫美集團公告說,因為其為北京首赫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金融借貸提供擔保,但后者并沒有及時還款,被武漢信用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合同擔保人告上法庭,因此被認定為“失信人”。
赫美集團今天的處境,或許與其近年來的經營不佳有關。
Choice金融終端顯示,赫美集團2013年-2017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從6.12億元增至24.1億元,凈利潤也由0.17億元增至2.27億元。本來增長勢頭良好,但這種情況卻在2018年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赫美集團業績開始下滑,尤其是凈利潤下滑嚴重。
2018年前三季度,赫美集團營收15.89億元,同比下降15.83%,而凈利潤為-2.8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74.92%。
更能體現其經營真實情況的扣非后凈利潤,在2017年就開始劇變。
Choice金融終端顯示,赫美集團2017年的扣非后凈利突然由上一年的1.37億元,降到-0.67億元。而在2018年前三季度,赫美集團的扣非后凈利更是下降至-2.74億元。
赫美集團的這種情況似乎并沒有得到改善。3月29日,赫美集團發布業績預告:今年第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在-9815萬元至-8900萬元之間,而它去年同期的歸母凈利潤還有2302.04萬元。
對此,赫美集團表示, 2019年第一季度商業板塊受抽貸影響業務下滑,類金融板塊受P2P“爆雷潮”影響,不良率上升,壞賬增多,業績同比大幅下降。
赫美集團近期的盈利質量同樣堪憂。Choice金融終端顯示,赫美集團2013年-2017年和2018年1月-9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0.5億元、-0.95億元、-1.97億元、0.52億元、-2.49億元、-2.48億元,絕大多數時間段內,赫美集團在經營活動上是在“凈支出”。
結合赫美集團同期的凈利潤,2013年-2017年赫美集團的經營性現金流量與凈利潤之比分別為-2.94、-2.34、-1.89、0.31、-1.1。除了2016年,赫美集團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值均為負數。
一位注冊會計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比值長期為負,表明企業的盈利質量不佳,因為企業賺的錢并不能直接體現在現金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