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 09:4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通過收購、設立公司等一系列動作,實現從圖書發行領域向泛娛樂、教育、文化三大領域轉型的天舟文化(300148,SZ)近日顯現出了發展隱患。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 方京玉 每經編輯 陳俊杰
通過收購、設立公司等一系列動作,實現從圖書發行領域向泛娛樂、教育、文化三大領域轉型的天舟文化(300148,SZ)近日顯現出了發展隱患。公司于上月末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0.6億元至11億元,并稱產生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對收購公司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后預計計提12億~14億元。
2月19日晚間,天舟文化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表示,經財務部門測算,上市公司2018全年商譽減值準備的主要部分來自于子公司北京神奇時代網絡有限公司(簡稱神奇時代),擬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約10.31億元;同時,上市公司全年擬共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1.53億元,其余1.22億元商譽減值來自于控股子公司人民今典科教傳媒有限公司(簡稱人民今典)。
轉型之痛:子公司業績大幅下滑致凈利虧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天舟文化原本的業務領域為傳統圖書發行行業。為謀求業績增長,天舟文化在上市后逐步轉型,積極布局移動互聯網游戲、教育資源與服務以及文化傳播傳承。目前,移動互聯網游戲已經取代傳統的圖書出版發行成為了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天舟文化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為9.36億元,其中移動網絡游戲業務占全年營收比重為53.69%。
截至2017年末,對天舟文化業績做出主要貢獻的三家公司均來自于互聯網游戲領域——子公司北京神奇時代網絡有限公司與廣州游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及聯營企業海南元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17年上述三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是1.63億元、3.39億元、2.06億元。
根據天舟文化業績預告測算,若沒有全年12億~14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影響,那么2018年上市公司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2億~2.4億元。
記者注意到,此次被上市公司計提逾10億元商譽的神奇時代,為天舟文化在2014年完成收購的全資子公司。收購當時,神奇時代相關股東對標的資產交割后的3個年度凈利潤目標進行承諾。而截至2016年末,天舟文化披露,神奇時代2014~2016年累計實現扣非后凈利潤4.32億元,累計未完成承諾業績435.40萬元,業績承諾方需要向天舟文化賠償148.03萬股,折算現金共計1252.35萬元。
天舟文化在問詢函回復公告中披露,2018年神奇時代主營業務大幅萎縮,其中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嚴重下滑,結合目前行業變化趨勢和經營狀況,天舟文化預計后面年度神奇時代的經營業績不會發生明顯改善。
游戲行業“冬季”:子公司主要產品受挫
2018年,因相關部門機構改革,我國移動網絡游戲版號從當年3月起暫停審批,至當年12月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公開宣布重啟時,全年版號審批共停擺9個月。
對此,天舟文化在回復函中表示,由于2018年移動網絡游戲行業經歷了版號暫停審批、備案入口關閉、游戲總量調控等一系列政策監管措施,導致2018年度神奇時代研發以及代理的新游戲均未能按計劃上線運營;而另一方面,神奇時代的主要游戲產品《忘仙》《臥虎藏龍》已進入生命周期后期,收入有所下降,同時主打游戲產品受到競品沖擊較大,收益不及預期。
不過,天舟文化也表示,在2018年12月29日相關部門發放暫停審批后的第一批游戲版號后,公司其余全資子公司、參股公司、孫公司等均有游戲產品獲得版號。那么,在重啟游戲版號審批后,天舟文化獲得版號的游戲將于何時上市?就此,公司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稱,公司目前處于業績披露期,后續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后再回復。
同時,天舟文化披露,除了神奇時代外,從事圖書出版發行的控股子公司人民今典因為未能按照計劃完成相關政府審批程序以及投入市場,部分教育圖書以及周邊產品銷售亦未到達預期,2018年第四季度經營利潤同比嚴重下滑,盈利未達預期。天舟文化因上述原因對人民今典2018年全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22億元。
責任編輯:陳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