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三大股指沖高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544.34點,上漲0.71%;深證成指報7447.93點,上漲0.76%;創業板指報1262.52點,微跌0.08%。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滬市成交額放量至1608.13億元,行情熱度有所回升。
分析人士表示,伴隨市場普遍調整,此前偏于冷淡的市場氛圍已有所緩和,具備逆周期成長能力的優質股已漸露頭角,以自下而上分析為主的價值投資者已開始向優質個股聚集,逐漸恢復的賺錢效應同樣也將在后市吸引增量資金入場,后市隨著結構性機會的增加,市場將逐漸活躍。
春季行情初露
1月9日,兩市整體維持偏強走勢,唯創業板指出現回落。早盤兩市集體高開,盤初短暫沖高,滬指一度漲近2%,隨后震蕩回落。截至收盤,滬指漲0.71%;深成指漲0.76%;創業板指數收跌0.08%。
昨日三大股指早盤高開高走,上證50指數(2327.8365, -4.88, -0.21%)一度大漲超2%,午后集體回落,創業板指翻綠。盤中題材股表現強勢,多個板塊均有不錯表現,兩市一度超70股漲停。延續的反彈行情中,題材股表現活躍,投資者也嗅到了些許“春天”的氣息。
其實早在去年年末時點,就有不少機構看好春季行情。
彼時華泰證券(17.800, -0.15, -0.84%)在報告中就指出,2009年以來,即使A股上市公司處在盈利下行周期,春節前后均出現春季躁動。從歷史表現看,可以把春季躁動行情劃分為三階段:躁動前,節前躁動期,節后躁動期。躁動前一般為11月至1月,躁動前市場表現與春季躁動期間指數漲幅一般呈現負相關,前期漲幅越高,春季躁動漲幅空間和時間跨度越有限。春節前后指數均能觀察到一段顯著連續上升行情。躁動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短則11-14個交易日(2015/2016年),長則52個交易日(2011年)。春節前躁動期一般在節前1-2周開啟,春節后一般持續至少一周。十年中僅有2013年和2018年行情在節前結束。
事實上,即使不考慮A股的春季“躁動”慣例,也有不少機構對1月行情的反彈表示看好。太平洋(2.850, -0.03, -1.04%)證券認為,受益于政策利好對市場信心的提振及流動性邊際改善,看好1月-2月業績真空期的市場反彈。從股息率角度,上證50股息率已高于10年期國債收益率,A股凸顯長期配置價值,加之當前市場估值已處于歷史底部,已較充分反映悲觀預期,因此目前A股下行空間有限,投資者不必過于悲觀。
不難發現,一方面,在此前持續的震蕩調整中,隨著指數浮動,不少個股跌幅超過市場整體,進入被低估的價格區域。而根據海通證券(9.690, 0.01, 0.10%)(港股06837)的觀點,當前A股正處在第五輪牛熊周期末期,估值已見底,戰略上應保持樂觀。與全球各大股市橫向比較,A股吸引力更大。這一點從外資的態度可見一斑,隨著中國市場不斷對外開放,預計2019年外資將凈流入A股4000億元。
另一方面,經過持續調整以及行業基本面的去偽存真,成長類股票真實估值也出現了顯著改善,而處于經濟調整期的貨幣政策以及宏觀基本面同樣有利于成長風格。不少機構也表示,當前市場風格整體已更加均衡,成長性確定的低估值成長股也將會是超額收益的來源之一。
機構稱稍安勿“躁”
雖然,近期指數出現強勢反彈,但從昨日盤面反映的情況來看,市場在反彈過程中強弱分化的再現同樣表明,長期下行過后,各路資金對下一階段市場主線在短期內達成全面共識仍有相當難度。
華鑫證券表示,在經過連續的上漲之后,多數個股已逐漸失去空間優勢,場內資金出現了明顯的猶豫情緒。進一步來看,以目前A股的條件,并不能夠支撐資金持續流入,所以目前市場需要新的利好出現,來持續推升場內風險偏好,否則短期市場很可能再度陷入僵持的局面。從近期盤面的走勢來看,雖然三大指數延續反彈,但是建立在上周末多重利好的背景之下,指數的漲幅空間與周末的利好預期漲幅相比顯然是不匹配的,這也顯示當下場內資金對周末利好整體還是呈現出保守的理解。在這樣的背景下,目前場內的情緒并不支持指數連續性走強,投資者仍需注意反彈節奏。
就歷史而言,市場底部構建也一般要經歷估值底—政策底—市場底—業績底這一過程。目前來看,A股處于歷史估值底部區域,“政策底”已明確,未來仍需密切觀察政策向基本面的傳導效果。
進一步來看,國海證券(5.390, -0.14, -2.53%)強調,2018年12月14日迄今的這一輪市場下跌,受權重股以及醫藥股影響較大,在此期間上證50、醫藥行業跌幅均大于上證指數,而權重如果不企穩,市場反彈的持續性就很難期待。
當前,上證50跌幅已明顯趨緩,因此短期市場走勢很可能出現兩種情景:第一種可能性是權重股止跌并出現明顯反彈帶動指數上行;第二種可能性是在降準等政策之后,權重股并無明顯起色,市場在利好出臺之后出現回落。國海證券認為,如果第一種情景出現,市場反彈會有持續性,并且反彈空間可能會在10%以上;而如果出現第二種情景,市場反彈則很難持續,指數維持震蕩走勢的概率較大。因而,無論哪一種情景出現,未來一周均是重要觀察時點,在此期間權重股的走勢、市場熱點的變化均需要重點關注。
此前,分析人士也曾表示,自2002年以來A股市場一共經歷了四輪盈利底部。每輪盈利周期大致維持在三到四年,回落區間大致在八個季度左右,負增長區間在四個季度左右。而本輪盈利周期以2017年第一季度為盈利頂點,當前已經回落六個季度。考慮到宏觀穩增長政策邊際效用的遞減以及去杠桿和海外的不確定性,本輪盈利周期回落時間可能較以往更長,但2019年二、三季度大概率會是本輪盈利逐步穩定和好轉的時間點。
從上述角度來看,脫離底部區間的A股雖已凸顯出配置價值,但相對安全的區間或仍需進一步等待。
機構激辯后市風格
正如中金公司(港股03908)在此前報告中所指出的,經歷2018年較大波動后,投資者雖普遍遭遇了回撤;但正所謂不破不立,步入2019年,投資者無需背負壓力,只需輕裝上陣;雖然A股市場仍面臨不少挑戰,但具備極大寬度的股票市場永不缺乏投資機會。
著眼于后市確定性機會而言,針對未來可能的資金調倉,機構間卻呈現一定分歧。
//s3.pfp.sina.net/ea/ad/7/14/f475bbcfd9ff4d8a479576415ca3d04d.jpg
中信證券(16.870, 0.86, 5.37%)(港股06030)表示,1月經濟數據及商譽減值仍是市場擔憂點。從此前公布的PMI數據來看,經濟有所下行。1月公布的主要經濟數據,如社零、進出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下行幅度難以預期,仍將是市場的擔憂點。此外,1月31日之前創業板需公布2018年年報的預告,商譽減值問題亦是核心擔憂點。短期維持謹慎判斷,從股票投資角度逆周期行業如軍工、電力設備、通信、建筑等會相對強勢一些。配置上看,建議從兩個維度適度參與。一是逆周期的行業,如軍工、電力設備等景氣上行,彈性較大。二是類債性的行業,如電力、公路等,利率下行期防御價值較高。
而招商證券(14.070, 0.00, 0.00%)(港股06099)則強調,2019年資本市場將迎來新時代,資金持續流出的局面將會逐漸扭轉。在這樣的環境下,上半年A股中小市值風格有望占優,若下半年社融增速回升,則A股整體都會有更好表現。主題方面,2019年科技類主題將受益于科技上行周期、并購政策的放開以及各類產業政策的支持,信息技術的高速化、智能化和云端化將持續催生相關投資機會,例如5G、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智能家居、云計算等。
整體來看,分析人士指出,拋開風格之爭,短期反彈動力仍將主要來自估值的提升。雖然目前市場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都已不再邊際惡化,但在進一步指引明確前,A股向上之路料仍不會一帆風順。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