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11:24 | 來源:未知 | 作者: 葉麥穗廣州報道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礎市場不佳,2018年私募基金的日子非常難熬。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整個2018年,截至12月21日,8成私募出現虧損
陽光私募:遍體鱗傷的2018年和充滿希望的2019年
2018年,A股市場出現深幅調整。私募基金也是遍地哀嚎,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折戟,產品凈值大幅回撤,甚至被迫清盤。不過雖然滿身傷痕,但是對于2019年,多數私募表示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氣餒,隨著估值進一步走低,安全邊際越來越高,真正的價值投資時代或將開啟。
80%私募2018年出現虧損
基礎市場不佳,2018年私募基金的日子非常難熬。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整個2018年,截至12月21日,8成私募出現虧損,表現最好的策略為管理期貨策略,平均收益率為3.88%,其次是固定收益類為1.76%,而股票策略以-16.50%的表現,排名倒數第二,僅好于事件驅動策略的-19.12%。
雖然有個別私募因踩對節奏、狙擊黑馬,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但是整體來看,仍是損失慘重。一些知名私募也難逃凈值下滑、規模縮水、甚至強制清盤的厄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華南一家私募李鑫(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2019年的愿望。
“真的非常受折磨,如果產品能夠回到凈值,對客戶有個交代后,真的想退出這個市場。去年市場整體單邊向下,基本上沒有哪一個板塊走出獨立行情,這也就意味著,除非運氣特別好,否則投啥虧啥。我們凈值回撤的幅度較大,客戶挺有意見的,贖回情況也比較嚴重。去年一只新產品都沒有發,主要是發不出去了。目前還是靠著老產品的管理費維持,但是如果行情繼續萎靡不振,日子真的不知道怎么過,估計連寫字樓的租金都有問題。”李鑫表示。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繼2018年10月底私募基金總規模出現罕見單月負增長后,11月底私募基金管理總規模小幅回升,規模環比上升200.07億元,小幅上升0.16%,不過分布冷暖不一。在各類私募基金中,股權私募投資基金與創業投資基金規模延續升勢。截至11月底,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的規模分別為7.68萬億元、0.88萬億元,合計達8.56萬億元,環比增長647.79億元。證券私募基金規模則進一步縮水,11月底規模為2.26萬億元,環比減少151.07億元,已連續第10個月下滑,較1月底縮水3478億元。
由于市場節節敗退,私募的倉位也維持在低位,目前私募平均倉位為57.00%,整體來看,處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多數私募表示:低倉位主要是目前市場的趨勢不明確,出于避險考慮。此外多數私募都有平倉線,一般是在0.7元—0.8元之間,為了避免清盤,也只能采取低倉位策略。
多數私募樂觀看待2019年行情
不過雖然2018年哀鴻遍野,私募基金受傷慘重,不過對于2019年的行情,多數私募仍然較為樂觀。清河泉資本董事長劉青山表示,總的來看2019年的投資機會肯定要比2018年好得多。首先,前兩年的疲軟行情過后,風險已經有所釋放;其次,看了過去十年A股資本市場的一些表現,無論是從2004年、2005年,還是到2010年、2012年,包括最近幾年的周期,發現只要權益類和商品類投資經歷過回調后,第二年至少不會再大幅下滑,另外,至少有一類資產會是正收益。
星石投資首席執行官楊玲認為,2019年值得樂觀對待,在明確的動能切換趨勢下,復興牛市正在醞釀,其中科技類別機會最大。目前政策利好不斷,經濟逐步見底。國內產業持續升級,經濟動能切換。綜合人口、技術、政策等因素,代表未來經濟新動能的行業將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新興消費和現代服務業。
福建滾雪球投資創始人林波更是給出滿倉的提議。林波透露最近跟不少投資人進行了交流,大家都很悲觀,而且羅列出了很多依據。“我認為未來既然大家這么悲觀,散戶人民群眾都這么悲觀,那就是滿倉買股票的時候到了。”
重陽投資則相對謹慎。他們表示2019年將是其中關鍵的一年。一是經濟下行壓力還將延續,但減稅降費等政策對沖將緩解企業盈利壓力,改革開放深化將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在企業盈利層面,優劣企業間將加速分化;二是無風險利率繼續下行空間不大,市場利率有一定下行空間;三是資本市場制度變革從量變抵達質變,A股市場制度體系日臻完善,逐步向國際成熟市場靠攏;四是2019年市場風險偏好將穩中有升。在目前這個時點判斷,A股尚不具備系統性投資機會,但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也極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