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1 10:17 | 來源:未知 | 作者: 李樹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爆款基金頻發,同樣引發公募機構申報產品的熱情,今年也將成為債券指數基金擴容的大年。
債牛行情下,各類型的債券型基金細分品種輪番受到資金的追逐,在債券指數基金的賺錢效應下,該類型產品近期也是配置需求旺盛,爆款基金頻發,同樣引發公募機構申報產品的熱情,今年也將成為債券指數基金擴容的大年。
多數債基年內業績
跑輸債券指數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中債總財富指數年內上漲8.44%,2018年之前成立的30只被動型的債券指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5.73%,雖然由于跟蹤標的不同,被動債基指數沒能趕上債市大盤指數,但這一收益率也遠超同期中長期純債基金、短債基金平均4.64%、2.59%的收益率,成為今年最具賺錢效應的債券投資品種。
從收益率數據看,年內有1327只債券型基金收益率跑輸中債總財富指數年內漲幅,基金數量占比高達97.72%,這也意味著絕大多數債基收益率沒能跑贏債券大盤指數。
在賺錢效應的吸引下,債券指數基金也引發了資金的追捧。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場36只債券指數基金的規模為234.85億元,比去年末新增32.36億元,規模增幅達到15.98%;考慮到今年新成立的債券指數基金首募規模高達431.02元,遠遠超過存量債基的規模,今年債券指數基金無論在數量還是規模上,都是大擴容的態勢。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FOF投資經理分析,今年債券指數漲勢如虹,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債券型基金,一方面是因為多數債券型基金年初久期較短,沒能賺取長期債券相對較高的票息收益;另一方面,部分債基信用下沉導致信用風險,不僅沒能跟上指數,反而造成了凈值的大幅回撤。
該投資經理認為,從估值的角度來看,去年四季度末或者今年年初,債券的相對估值已經處在歷史上特別優的水平,但由于當時正處于去杠桿時期,對債市多是偏謹慎的態度,因此也錯過了債市啟動的行情。
該投資經理向記者透露,“我們管理的FOF去年沒有配置債券產品,我們今年2月初發現,今年1月份債券表現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行情,基于長期的風險評價和短期的風險預算,今年上半年一次性配置了30個百分點的債券產品,取得了不錯的正收益。”
年內新申報
債券指數基金達到19只 從證監會最新公示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看,10月下旬以來,共有興銀、南方、浦銀安盛、永贏、招商等5家公募基金申請設立5只債券指數基金,這一數據也讓今年設立債券指數基金的數量攀升至19只,成為債券指數基金數量擴容的大年。
其中,興銀基金申報的興銀上海清算所3-5年中高等級優選信用債指數基金,南方基金申報的南方中債7-10年國開行債券指數基金皆在10月31日上報,并在11月7日獲得受理。
從基金募集的熱情看,債券指數基金也成為資金追捧的爆款產品。今年以來,廣發1-3年國開債、海富通上證10年期地方政府債ETF、廣發中債1-3年農發行、南方1-3年國開債、中銀中債3-5年期農發行等5只債券指數基金首募規模皆超過40億元,廣發1-3年國開債更是以單日213.7億元的募集成績單暫列今年債券指數基金首募規模冠軍,一度成為市場上耀眼的明星產品。
針對債基指數產品發行火爆的現象,華寶證券研報認為,首先,國開債享有國家準主權信用,具有無風險、規模大、流動性好、收益合理的特點;其次,指數基金風格明晰,重點投資國開債指數的成分券,實現底層資產穿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伴隨著監管新規落地,理財產品凈值化,銀行對標準化資產尤其是債券指數基金的配置需求提升。”
北京上述大型公募FOF投資經理分析,從資金的配置需求看,風格清晰、風險特定的被動型產品更受機構資金和FOF產品的青睞,今年的債牛行情也體現了指數債基的配置價值。
“從公募配置債券指數基金的節奏看,一般是首先布局跟蹤十年期國開債、5年期金融債等主流指數,之后會增加地方債、高等級信用債、政策性金融債等細分領域指數,未來更加豐富的債基指數產品線將為機構資金或FOF產品布局提供更好的標的選擇,并有效提升跟蹤細分市場的投資效率。”該FOF投資經理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