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9 10:59 | 來源:未知 | 作者:岳薇 李曼寧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恒立實業是近期十余只創新高的股票中唯一帶有殼資源標簽的公司,其他標簽還包括“久不分紅”、“扣非虧損”、“微利股”,以此來看,為什么是恒立實業?眾目之下,漲停板邊界又在哪里
頂著汽車空調零部件行業首家上市公司的光環,登陸資本市場22年來,恒立實業(000622)暫停上市7年;先后被多路資本玩家把玩,經歷5次易主,堪稱“資本玩物”;主業凋敝,凈利潤虧損8年,如今公司居然在二級市場迎來“第二春”。
自10月22日至11月8日,恒立實業股票連獲11個漲停板。在經歷第7個漲停后,恒立實業被要求停牌核查,這是10月30日證監會喊話優化交易監管后的首例特停。完成自查于11月5日復牌后,恒立實業仍勢不可擋。
11月8日下午,深交所盤中突發關注函,恒立實業被再次要求說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原因。這封關注函突然砸開漲停板,但十余分鐘后,恒立實業再次封上漲停,當日15.48%的換手率為11個漲停日以來最高。
恒立實業是近期十余只創新高的股票中唯一帶有殼資源標簽的公司,其他標簽還包括“久不分紅”、“扣非虧損”、“微利股”,以此來看,為什么是恒立實業?眾目之下,漲停板邊界又在哪里?
11連板
在當前市況下,一連串的漲停板突然砸中了恒立實業。自10月22日開始,恒立實業在前一日觸底后反彈一字漲停,此后連續7個交易日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10月30日,證監會罕見盤中發聲,表示正在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推動三方面工作,其中第二項工作即“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
有投資者對此解讀為,這意味著監管層將最大限度保障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的交易機會,以及上市公司不得隨意停牌。
10月30日正好是恒立實業的第7個連續漲停交易日,當晚,恒立實業便公告,因漲幅過大,將在次日停牌核查,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交易日。
事實證明,恒立實業這一波連續漲停沒有來由。11月4日晚間,恒立實業披露自查報告,據披露,公司已經第三次發函詢問了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結果顯示,恒立實業控股股東深圳市傲盛霞實業有限公司(簡稱“傲盛霞”)、單一持股第一大股東中國華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陽投資”)、第三大股東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城資管”)均不存在涉及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期間,重要股東沒有買賣公司股票;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
完成停牌核查后,恒立實業11月5日復牌,再獲一個一字漲停,次日11月6日繼續一字漲停。11月7日和11月8日,恒立實業沒能實現一字漲停,不過連續兩個交易日在開盤后十分鐘左右,股價都再次牢牢封上漲停。
唯一不同的是,11月8日下午2點18分,恒立實業的漲停板突然被砸開,但在十多分鐘后再次封上漲停。而在此次漲停被砸開前一刻,深交所就股價異動向恒立實業下發了關注函。
此次深交所要求恒立實業核查的事項與公司前次停牌自查披露的事項類似,包括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等是否計劃對你公司進行股權轉讓、資產重組以及其他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事項;詳細說明近期接待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調研的情況,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公司董監高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是否存在買賣你公司股票的行為,是否存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形。
此外,深交所特別要求恒立實業披露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導致股票交易異常波動事項,并需要提交控股股東的書面說明等附件。
距離上次停牌核查后公司是否出現新的情況?恒立實業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公司目前正在按交易所要求核查,一切事項以公告為準。
而當晚,恒立實業再次就股價異動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也就是說,股價異動的原因仍然未知。
誰在受益?
盤后數據顯示,恒立實業自10月23日至10月30日,連續6個交易日登上龍虎榜,此后11月6日、11月7日、11月8日再次連續登上龍虎榜,多路游資輪番上陣,包括格外活躍的知名游資華泰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營業部、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光大證券奉化南山路營業部等。
一位私募投資人士告訴記者,這是減少交易監管下的必然現象,類似被炒作的股票其實還有很多。
不過,在當下市場情況下,能夠像恒立實業這樣連續11個漲停板的公司畢竟鳳毛麟角,恒立實業儼然已成“龍一”。
恒立實業目前的主營收入仍主要來源于汽車零部件產品的生產與銷售,2017年恒立實業凈利潤虧損2738.62萬元,公司主營雖同比增加4成,但實際規模偏小,僅有5873.31萬元,利潤空間較小。為了改變主業不突出的情況,恒立實業嘗試多元化經營,但未有成型。
今年上半年,恒立實業仍虧損385.71萬元,同比有所減虧。第三季度恒立實業扭虧,因貿易公司增加營業收入約1047.98萬元,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5052.18萬元,同比增長4成;凈利潤108.97萬元,同比增長109.19%,但扣非后凈利潤仍虧損515.36萬元。
恒立實業告訴記者,公司目前的主營收入仍來自于汽車零部件產品,沒有明顯改善。
在恒立實業的這一波強勢上漲中,受益的不僅有參與短炒的各路游資和個人投資者,還有恒立實業的重要股東。
翻閱恒立實業近期公告發現,在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只有華陽投資與深圳金清華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簡稱“金清華”)存在股權質押。其中,金清華為恒立實業控股股東傲盛霞的一致行動人,二者合計控制恒立實業20.3%的股份。目前金清華持有恒立實業16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76%,其所持股份目前的狀態是全額質押以及輪候凍結。
金清華的股權質押分兩次,因商業安排,金清華于2015年1月向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長沙辦事處質押了100萬股;2015年7月,因商務行為的需要,金清華向自然人李建雄質押了1500萬股。兩次質押期間,恒立實業的股價大致分別為6元/股、11元/股。
再來看第二大股東華陽投資的股權質押。華陽投資最近一次股權質押發生在2017年8月9日,質押對象為山東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華陽投資持有恒立實業7649.6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99%,其股份質押數量為7600萬股,占其持股總數的99.35%,幾近全額質押,質押當時恒立實業的股價約為5.6元/股。
今年10月19日,恒立實業盤中一度觸及最低價2.42元/股,從兩名股東質押時恒立實業的股價來看,理論上二者都存在平倉風險,但截至目前,恒立實業未發布過一則警示平倉風險的公告。而隨著近期11連板的漲停,平倉風險早已煙消云散。
借著恒立實業的這一波漲停,有關股東將不用補充質押物,甚至還可以通過提高質押率繼續融資。
對于公司為何從未發布任何股權質押風險警示公告,以及主業主要是哪些股東在運作,恒立實業在要求記者報出電話及姓名后即表示,目前正忙于回復交易所關注函,沒時間回答疑問。
外圍危機
伴隨恒立實業股價大漲,二股東華陽投資身家倍增。值得注意的是,華陽投資的母公司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陽經貿”)目前正深陷流動性危機。
華陽經貿年報顯示,其持有華陽投資97.37%的股份。官網顯示,華陽經貿成立于1984年,原名為中國華陽技術貿易(集團)公司,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有中央企業之一,現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直屬企業,旗下囊括能源石化、金融服務、國內外貿易、投資控股、國際產業等業務板塊和產業格局。
近期,有著央企背景的華陽經貿卻出現多筆債務違約,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兩度下調其信用評級。10月29日,華陽經貿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被降至C級。
記者注意到,聯合資信金融機構、工商企業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劃分為三等九級,其中,三等為破產級,包括C級。聯合資信官網顯示,C級意味著“不能償還債務”。
評級機構認為,華陽經貿生產經營雖未出現重大異常,但“15華陽經貿MTN001”違約及其觸發的交叉違約事項使得公司債務存在集中兌付壓力,融資環境惡化。
2018年9月30日,華陽經貿未能按時兌付“15華陽經貿MTN001”利息及7.50億元回售債券資金,并構成了公司存續期內的“18華陽經貿CP001”、“18華陽經貿CP002”、“18華陽經貿SCP001”、“18華陽經貿SCP002”和“18華陽經貿SCP003”募集說明書中披露的“交叉違約”事項。
隨后,華陽經貿債券違約發酵。10月30日,公司披露“18華陽經貿SCP001”不能按期足額償付,已構成實質性違約。“18華陽經貿SCP001”應于10月30日兌付本息,截至到期兌付日日終,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
就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華陽經貿辦公室工作人員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現在的主要力量集中于(持有人會議決議)回復函上,包括披露相關詳細的財務信息等,其他問題還以公告為準。
另外,就該公司間接從恒立實業大漲中獲利的情況,該工作人員表示:“恒立實業大漲我們也挺高興的,但是獲利情況不清楚。”
近期,華陽經貿陸續召開了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11月7日,華陽經貿公告,正在多渠道籌措償債資金,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處置資產、多渠道融資、引入戰略投資者、資產證券化等,但償債方案需要時間落實,發行人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另外,公司正在制定債務解決的一攬子方案,方案中一并考慮并制定為公司全體債權人提供能夠實施的增信措施。
華陽經貿還表示,在多渠道融資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運用集團資產,并承諾不會惡意進行處置資產。此前市場有傳聞稱,由于華陽經貿出現債務違約事件,華陽系很多成員都“被迫”向母公司輸血,包括提供資金、提供擔保,甚至抽調資金等。
華陽經貿面臨較大資金周轉壓力,資金鏈較為緊張,在財務數據方面亦可見端倪。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華陽經貿資產負債率約為58%,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重約為61%。其中,公司短期剛性債務(短期借款、應付票據等)超過81億元,貨幣資金約為41億元,其母公司層面貨幣資金僅有800多萬元。
2018年以來,華陽經貿已累計發行兩期短期融資券和三期超短期融資券,合計募集資金50億元。上述融資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其中即包括幫助華陽投資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近年來,華陽經貿營收規模、資產規模穩健增長,但公司業務的利潤率水平卻明顯降低。具體看,華陽經貿業務主要分為石油板塊、貿易板塊及其他。最近兩年,貿易板塊均貢獻了公司近八成的營業收入,但該部分業務的毛利率水平較低,近兩年均不足8%。
2018年前三季度,華陽經貿實現歸母凈利潤4.48億元,雖然凈利潤較高,但其銷售凈利率不到2%。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